○ 于悟秀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值此时节,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饱满,但还不够成熟,故称小满。“小满小满,麦粒渐满”。进入灌浆期的小麦生涩已褪,麦花结白,麦芒如刺,麦粒鼓穗,小得盈满,让人从农作物的小满里看到了夏收的希望和殷实。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的智慧结晶,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里面很多节气都是对应的,如小暑大暑、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唯有小满没有对应的大满,取而待之的则是芒种。这恰好符合中国人的中庸之道吧。因为在中国人看来,月盈亏,水满溢,大满,是犯忌讳的说法。
人生最好是小满,花未全开月未圆。《菜根谭》里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酕醄,便成恶境矣。履盈满者,宜思之。”半醒半醉,将满未满,便是最好的境界,便是最好的圆满。如果追求大满或太满,则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因为花盛则谢,器满则倾,酒满则醉,人满则败。不太满才不会倾覆,不完美才能有奋斗空间。
齐白石88岁的时候,诗人艾青带着一副齐白石早年的画请他鉴定真伪。齐白石一看,确实是自己几十年前的作品,比现在的画要好很多。他当即拿出自己刚完成的两幅画和艾青做交换,被艾青拒绝了。待艾青走后,齐白石对家人说:“我几十年前的画,比现在好太多了。我出名之后,走到哪里都是赞誉,从没人说过我半点不是。今天看了我年轻时候的作品,发现自己实在退步太多了。”从那天之后,齐白石开始从最基础的描红做起,苦练绘画。正是凭借着这种孜孜不倦,谦虚好学的态度,即使是在晚年,齐白石的作品依旧得到人们的尊重和喜爱。
天道忌满,人道忌全,这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
四季不可能只停留于小满节气,它必将走进酷热的夏季,走进叶落霜飞的深秋,再走进肃杀的严冬。但人生的最佳状态,可以尽力保持在“小满”的状态中。
人生需要小满!只要心怀小满,眼放长远,就能遇见最好的自己,走出更宽更广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