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冠英小学 潘晓珊
农村小学三年级开始学英语,是农村孩子的福音。平常他们在家都用自己的母语(苗语)进行交流,到了学校用普通话交流,增加了英语课后,他们觉得更有兴趣,但是他们不知从何学起。作为教师,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是成功的举措:
一、从口语训练开始,培养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
设计精彩的活动对话,学生先用汉语对话,教师再用英语解释,学生从对话中领略了英语风采,知道英语和汉语一样可以学得会,活动从简单到复杂,从词语到句子,学生就没有产生恐惧,从而对英语学习感兴趣。三到六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对陌生语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们对外语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积极认知事物和积极参与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如果学生产生恐惧,他们怕学,教师强加给他们,那他们在学习中就会觉得枯燥无味。
二、在上课中穿插游戏于其中,促进新知识的吸收
游戏教学有助于把教学过程和学生游戏中体验到的情感有机的结合起来。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因此在教学中可安排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练说。如在学了单词“nose,ear,eye,arm,foot”等单词后,教师可以快速说出这些单词,学生听到单词后迅速用手触摸这个部位,最快最准的同学获胜,给予表扬。还可以要求学生反着做,听到那个单词不准触摸那个部位,可以进行小组竞赛,每轮错了的学生淘汰,胜者留下,最后看哪个组的胜者最多,输的小组要给胜者唱一首英文歌曲。这些游戏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始终保持饱满的情绪,使英语教学达到另一个高潮。同时学生在游戏、成功中就会潜移默化地对英语慢慢产生兴趣。
三、分层分级教学,解决学生成绩两极分化
通过一年的训练后,对好的学生积极鼓励,对差的学生采取分组学习让优秀学生带动差生学习的办法来解决优差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的问题。如四年级在英语学习中,把整个班的学生分为8个兴趣小组。80分以上的同学为A级学生,60分以上的同学为B级学生,其余的则为C级学生。学优生带后进生小组整体提升,同时设置进步奖,均分的名次比上一个单元进步的小组可获得除本名次的积分外另加两分的进步分。期末结束对获得前三名的小组进行奖励。通过一年的实践,学生的成绩有很大的进步,差生与优秀学生的成绩差距比原来缩小了。
四、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1.选择与小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
根据小学生英语的教育目的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识水平,教师应该选择那些富有趣味性,与小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在日常生活中用的上,能理解、易吸收的教学内容。如日常问候语、礼貌用语、常见的动植物、常见的水果、交通工具的英文名称。
2.采用多种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活泼,感染力强,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有意注意,加深印象,帮助学生持久记忆。它的运用可以使教学过程程序化,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这一点对课时少的小学英语课尤为重要。
五、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
农村小学的学生,大部分还是留守未成年人,平常很少得到父母的关爱,作为老师多与他们沟通,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喜欢教师,对所教的知识就觉得有兴趣。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特点,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好知到乐知,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在做中学,轻松的学,愉快的学”,使英语课堂成为最有生命力,最有吸引力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