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5月29日

黎平县肇兴镇:

抢抓“桥头堡”政策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通讯员 杨勇富) 近期,黎平县肇兴镇抢抓《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实施意见》机遇,立足区位优势、自然生态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优势,狠抓“四要素”,积极主动打造对接融入“桥头堡”。

狠抓宣传引导,营造浓厚融入氛围。制定印发宣传工作方案,采取宣讲会、研讨会、鼓楼会、院坝会等形式,把省人民政府支持我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政策向广大干部群众讲深讲透,精心编排侗歌、侗戏曲目,把“桥头堡”政策要义转换为通俗易懂的侗语向群众宣传,切实引导群众做好融入“桥头堡”准备工作,着力营造高质量发展良好氛围。

狠抓组织领导,争取项目入库。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按照黎平县《关于建立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工作机制的通知》精神,迅速建立工作领导小组,深入贯彻落实“桥头堡”的相关精神和工作部署,结合发展实际,谋划了肇兴小城镇新区建设、景区消防提升、南北环线公路建设等一批项目,并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对接,力争纳入项目储备库。

狠抓产业规划,推动优化结构调整。按照“产业转移示范区”定位,推动全镇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生态、气候、农特产品等优势,精心谋划“大湾区所需+肇兴镇所有”“大湾区市场+肇兴产品”“大湾区总部+贵州基地”的发展新模式,优化产业规划,做优做强特色产业,打造“一镇一特色,一村一产品”,着力在归公、信洞、高鸟、平团等村寨发展黄牛养殖,丰富大湾区“肉丸子”,在皮林村发展凤柚等精品水果种植,充实大湾区“果盘子”,以岑所红蒜种植为先导,强化产销对接,添满大湾区“菜篮子”,加快皮林千亩坝区农业现代化进程,护好大湾区“米袋子”。同时,进一步推进茶叶、油茶、韭菜、绿壳蛋鸡等特色农产品和靛染、侗布、竹编等民族手工艺品产业发展,将肇兴特色产品全面推向大湾区市场。

狠抓民族文化保护,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着眼“生态旅游康养区”定位,围绕民族文化独特资源优势,以肇兴侗寨为核心,着力探索“八寨一山”旅游康养精品路线,以探“深闺”花腊、赏“花海”皮林、游“桃园”信洞、住“云上”高鸟、观堂安梯田、品侗家美食、听侗族大歌为主线,依托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打好“谷雨节”“泥人节”“芦笙会”等民族节庆活动牌,积极配合州、县文旅部门编制项目申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策划“世外桃源·人间样板”肇兴景区侗族非遗民俗主题活动。加大堂安、纪堂等传统村落保护力度,积极推动堂安片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项目落地实施,全面推进传统村落“共同缔造”项目,激发村落内生动力,谋划建设堂安、厦格、纪堂等一批精品民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持续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打造面向大湾区的山地民族文化旅游和生态康养目的地。

--> 2022-05-29 黎平县肇兴镇: 1 1 黔东南日报 c188381.html 1 抢抓“桥头堡”政策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