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姜再久) “今天的宣讲课是用苗话讲的嘞,听起来倍感亲切,让我对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 剑河县敏洞乡和平村61岁的苗族妇女杨老沟高兴地说。
近日,在和平村举行了一场别样的课堂,通过“汉语+苗语”行之有效、通俗易懂的方式宣讲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有效解决了少数民族语言沟通难题,让会议精神在基层入脑入心,落地生根。
宣传现场,敏洞乡双语宣讲员刘宗井用群众能接受、听得懂的苗族语言进行宣讲,用拉家常、互动问答、周边事件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会议精神告知群众,使群众愿意听、听得懂、能领会。
“针对敏洞乡少数民族群众听不懂汉语言的实际,全面开展双语宣讲,更有利于民族群众了解和把握会议主题主线和主要任务、核心要求、重大部署等内容,真正做到会议精神接地气沾泥土走进苗乡侗寨。”敏洞乡党委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统战委员潘庭江说。
据了解,为将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宣传成效做实,让宣讲深入人心,敏洞乡结合少数民族村寨特色,不断拓展、丰富宣讲的内容,利用“汉语+苗语”“汉语+侗语”的双语形式,将党的声音传播好、讲解好,让宣讲内容更加大众化、通俗化,推动会议精神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不断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