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石元虎) 今年来,新一轮村(社区)“两委”换届后,从江县234个村(社区)中有230个村(社区)实现村级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为有效预防“一肩挑”后,出现“家长制”“一言堂”等廉政风险问题,从江县纪委监委积极探索“四道加法”综合施策,切实强化村级“一肩挑”监督管理。
为有效防止“一肩挑”人员出现不会“挑”“个人说了算”等问题,探索建立“清单督导+提级监督”工作模式,制定《三清单一办法》,明确监督履职清单、“小微权力”监督清单、月监督任务清单,教方法、定范围、圈重点,强化对“一肩挑”人员的日常监督。并通过巩固深化在贯洞镇、洛香镇12个村开展的“提级监督”试点工作成果,有序推进对全县“三资”达到一定规模的村(社区)“一肩挑”人员开展“提级监督”,不断提升监管强度。
同时,加大对村级“一肩挑”人员的监管力度。通过“量化考核+阳光问效”,采取“日常考核+民主评议+激励奖惩”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对村级“一肩挑”人员工作实绩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工资报酬、绩效奖金分配、干部评优评先等方面挂钩,进一步激发“一肩挑”人员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还通过“畅通渠道+追踪管理”的方式,增强村级“一肩挑”人员监管实效。在做细做实受理监督举报专线、“群众意见箱”等传统监督基础上,创新开设“码上监督”平台,设置“微信二维码扫一扫”意见箱,鼓励群众通过手机端对村级“一肩挑”人员进行监督,让人人成为“小微权力监督员”。
“现在村里大部分人都出去务工了,村里召开群众大会能到现场的还是少数,为了畅通监督渠道,我们利用微信群、QQ群等社交平台,将村务在线上进行公开,让大家一起监督。”贯洞镇德刷村村级纪检员吴家艺说道。
为了扩大监督面,该县通过各村(社区)群众微信交流群等渠道,全程公示各项民生资金使用情况以及政策落实情况,着力打造“村级权力监督群”,开通“线上监督”渠道,号召群众积极参与监督。今年以来,全县共接受群众反映村级问题118条,已全部推动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