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康莉
“民族医药在民间,只有深入民间广泛学习民族医药,把所学的苗医苗药引进医院与中医、西医有机结合,才能创造最大的价值。”黔东南州中医医院党委书记、黔东南州民族医药研究院院长郭伟伟,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等科技事业,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身体健康做出重要贡献。她曾跟随三代祖传苗医熊文美学习一年,后在医院创办“苗医苗药科”,自制20多种丸散剂,在治疗肺结核、胃肠疾病等诸多疾病方面疗效显著,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医务工作者的人生价值。
创新特色民族医院
促进民族医药发展
2010年为满足人民群众对民族医药看病就医的需求,扩大民族医药的影响力,充分发挥民族医药的特色优势,郭伟伟带领全体人员创办了贵州省第一家公立的、公益的“黔东南州民族医药研究所附属苗医医院”,为民族民间医师搭建了临床交流验证平台。贵州省卫生厅将“贵州省苗侗瑶民族医医院”在黔东南州中医医院挂牌,使黔东南州苗医苗药乃至贵州省苗医苗药推向了一个较好的发展平台,也为苗族医药、侗族医药这一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及保护工作尽了微薄之力。苗医医院也成为黔东南州发展苗医药侗医药事业的一张名片,取得了好的科学效益、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发挥民族医药优势
助力新冠疫情防控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郭伟伟带领州中医医院、州民族医药研究院及附属苗医医院,牵头参与《黔东南州病毒性肺炎中医药防治参考方案》和《黔东南州中医药苗侗医药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宣传方案》的拟写制订工作,并由中医中药工作专班深入市内各大型超市、定点宾馆、福利院、高速路口、机关单位办公区及凯里市各小区卡点等场所宣传、赠送防感香囊、防感茶饮以及苗药熏蒸方等防控药物。公益赠送苗药抗感香囊10008个,价值153540元。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努力提升业务能力
在科学研究方面,郭伟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将民族医药理念渗透到临床医疗中,主持并参与科研课题23项,其中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并结题一项,省级基金课题二项,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一项,发表论文30余篇。她善于把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进行总结,挖掘整理特色民族医药,并参加撰写专著3部,先后获得2013年获黔东南州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三等奖各一次,2014年获得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民族医药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类)二等奖及三等奖各一次,2021年获得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民族医药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
2012年开始,为了提升单位科研实力及技术创新,郭伟伟艰难筹措资金建立民族医药研究院实验室及制剂室,陆续投入房屋装修及设备购置千万余元,2016年,院制剂室获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设置内服及外用4条剂型生产线,实验及生产设备齐全,为民族医药产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在民族医药保护及传承方面,郭伟伟也做出了积极的行动。她带领全院人员建立苗族侗族药物标本馆,馆藏1.2万份2200余种药用物种标本,反映了苗族侗族医药文化及其药物知识体系和传承、发展的轨迹;申报获得苗医药、侗医药5项非遗项目,开展了民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培训传承人群200余人;配合卫计委开展了民族民间医培训,受训人达1500余人,通过考核解决了部分确有一技之长民族医师合法执业的问题,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肯定,受到广大民族医师的欢迎。
大医使者,厚德济生。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省“五一劳动奖章”、州级拔尖人才、省先进工作者……一个个荣誉的背后都见证着郭伟伟砥砺前行的坚实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