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6月01日

打开孩子心灵 让阳光走进来

○ 关育兵

《全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全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占84.33%,且呈现出不少积极心理品质,如超越、节制、人性、勇敢、公正、智慧等。这些品质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正相关,受到城乡差异、家庭经济状况、亲子关系及学习成绩的影响。调查表明,近半数未成年人存在明显的学习焦虑状况,父母亲情的陪伴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亲子关系融洽的学生心理更健康。换言之,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未成年人的避风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个第一任老师,要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的是孩子的品德培养、心理健康。成功的父母,可以是严格的父母,但更需要的,是能走进孩子心灵的父母。孩子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家庭教育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和父母之间立起了铜墙铁壁,孩子的学业再成功,也都是堪忧的。所以,父母不仅要做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还要做孩子最好的朋友,无话不谈、无言不说的朋友。这样,即便我们不能培养出最优秀的孩子,但却可以培养出心里充满阳光的孩子。

在孩子的健康成长中,同样能够发挥作用的,还有社区的暖心服务,未成年人的自我教育。心理健康是内在的,最了解自己内心的,只能是自己。学校、家庭、社区,要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要提供和普及更多的心理调适方法,在潜移默化中让未成年人学会自我调整,加强自我心理建设。

心理健康问题专业性较强,一旦产生,就需要专业人员的介入,以帮助孩子尽快走出阴影,让阳光照进心灵,心理健康工作室的作用就非常重要了。心理健康工作室要开门揖客,欢迎孩子们走进来;心理健康工作室更要主动出击,去关注更多孩子。能够走进心理健康工作室的孩子,相对而言,更容易干预;那些不愿意走进心理健康工作室却又确实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孩子,才是最应关注的焦点。

--> 2022-06-01 1 1 黔东南日报 c188583.html 1 打开孩子心灵 让阳光走进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