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陶兴兴 李小龙)今年来,雷山县紧盯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大力实施“引才聚才”工程,走好人才“塑、引、育、聚”四步工作,积极为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和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建机制,政策保障塑人才。落实党管人才工作责任,将人才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一把手是人才工作“第一责任人”体制。着眼人才政策顶层设计,完成“十四五”时期雷山县人才发展规划编制,制定印发《关于建立拔尖乡土人才“双百计划”培养对象“一对一”结对帮带机制的通知》,构建县领导和部门班子成员与培养对象“一对一”联系服务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上下联动人才工作格局,着力打造具有地方特点和区域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激活力,围绕发展引人才。积极落实人才招引政策,建立人才编制“周转池”,大力推行“人才+项目”“人才+基地”等模式,通过建立专家工作站、行业专家工作室等,不断增强人才培养、自主创新和产业优化升级能力,充分激发优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在人才引进上持续发力,新进招录选调生、公务员、参公人员、人民警察47名。目前,全县各类人才总量达2.17万人,有4名优秀人才被确定为州管拔尖人才。
搭平台,聚焦需求育人才。立足全县人才队伍建设实际,大力实施管理人才引领、青年人才培养、名师名医提升、乡土人才培育、能工巧匠铸造等项目,统筹推进各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挖掘培养本土人才,把组建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选派科技特派员作为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引导专家人才通过科技咨询、技能培训等形式,在农村广阔天地施展才华、建功立业。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14个“名人才”工作室,推动971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及100名拔尖乡土人才“双百计划”对象发挥“传帮带”的领军作用。
优服务,优化环境聚人才。充分打好“乡情牌”“乡愁牌”,利用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落实领导关怀联络人才制度,定期召开人才工作推进会、专家人才座谈会、返乡人才座谈会等专题人才工作会,畅通人才交流渠道。树立榜样,激励先进,组织评选出77名第二批“三名工程”名人才。开展2021年“人才日”主题系列活动,强化服务保障,建立人才“一站式”服务体系,落实医疗、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就业、职称评定、岗位补贴等政策待遇,持续改善留人环境。进一步增进人才的认同感、成就感、归属感,以优质的服务,赢得人才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