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赵仕平) 在雷山县丹江镇五七干校茶园大豆套种示范片基地,村民正在起垄、挖穴、播种、掩土套种,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县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人员奔忙在幼龄茶园里,为村民现场示范讲解培训大豆点播机操作、施肥及大豆套种技术。
创新种植模式,做实促农增收“加减”法。雷山县在农业提质增效工作中,充分盘活茶园资源,深挖茶地“经济”,探索创新种植模式,采取“合作社+基地+茶农”组织方式,因地制宜积极推广“茶+大豆”的现代高效立体种植套种模式,在减少茶园管护成本的同时,增加大豆收益,推动实现“一地多产、一地多收”的多赢局面。
选择优良品种,提升大豆工程播种量。大豆选择产量高、耐荫性强、抗倒伏、耐旱、抗病虫害等抗逆性较强的黔豆7号、10号、12号等优质品种,实行单行或双行的套种模式,保护大豆和茶叶幼苗的生长空间,保障大豆和茶叶品质。
长短结合模式,改善土壤提高肥沃度。茶产业是雷山县的主导农业产业,全县茶园种植面积达16.3万亩,雷山县在望丰乡、郎德镇、丹江镇等乡镇划定4000亩幼龄茶园套种大豆使茶苗和大豆在生长空间、营养共享上互补,“以种促养、以短养长”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助推农民持续增收。
(备注:1亩=0.0666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