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平县敖市镇中心幼儿园 杨丙叶
幼儿早期阅读,有利于幼儿获得语言、提高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个体活动的内在动机。在幼儿早期培养其对阅读的兴趣将有助于幼儿成长为对阅读充满热情渴望并能有效阅读的人。如何提升幼儿的阅读兴趣呢?在此浅谈一下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一、创设阅读环境,提升幼儿阅读兴趣
新《纲要》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模仿而获得的,因此我们在创设环境时,尽量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有趣的、含有较多阅读信息的环境,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培养阅读的兴趣。在幼儿每天都要接触的门、窗、桌、椅、书柜、沙发等物件上分别标出名称,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关注;在幼儿的作品、用品、幼儿的生活照片旁标出幼儿的名字;标出各个游戏角的名称;用文字表示一些常规和注意事项,如在门口写“请慢些走”,在洗手间的水龙头上部写上“别忘了把我关上”;将幼儿喜欢的食品标签收集起来贴在阅读区的一角,如肯德基、上好佳、蒙牛等。幼儿仿佛置身在图的世界中,文字的海洋里,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周围的文字信息。长期的耳濡目染,幼儿将自然而然地认识一些文字,初步建立起基本的文字概念,提高文字的敏感性,对阅读产生更大的兴趣。
二、在一日活动中认读汉字
利用日常生活随机教育。我们有意识地将户出散步、参观等活动与识字结合起来,让幼儿将已有经验运用到新的情景之中。同时还在《家园专栏》中要求家长积极配合早期阅读教育。如外出游玩、去公园散步,家长可指着门牌教孩子认读“张公山公园”“龙子湖公园”“爱护花草树木”等等,让孩子逐字跟读。几次之后,不需要提示,孩子便养成了自然而然认读习惯了,这也大大地丰富了孩子的词汇量,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丰富区域活动材料。我们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看图找字”“识字棋”等材料,让幼儿在自主游戏中提高识字兴趣和能力。如“识字棋”是让幼儿两两组合,旗子走到哪,就念到哪,念不出汉字的幼儿就停玩一次,最后谁先走到终点谁就取胜并能获得小红花一朵,以示鼓励。
开设“天天识字区”。我们将幼儿所识的字展示在这个活动区,利用每天自由活动时间,让幼儿在玩玩认认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巩固所学的汉字。有的孩子还能把所识的汉字组合在一起连成一句话,孩子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三、组织阅读活动,在活动中渗透阅读内容
阅读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阅读教育的过程。它是传递阅读教育的信息,将阅读教育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幼儿身上,促进其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通过多种手段,开展多类阅读活动。
联系原有的生活经验。幼儿先前的知识经验会影响他们目前的阅读理解,将阅读材料中的内容与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提一些幼儿熟悉的,与幼儿生活有联系或密切相关的问题,可以引发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当幼儿可能拥有了一定的与阅读材料中的情节相类似的经验时,教师可以要求孩子把书以外的生活和书中的内容联系起来,引发幼儿换位思考。
充分利用图画、多媒体进行阅读活动。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看图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因此阅读活动中多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对于提高幼儿阅读兴趣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注重阅读的分享过程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游戏活动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在认识书时笔者以充满童趣的话语告诉幼儿书的封面是宫殿大门,封底是宫殿的后门,每一页是宫殿里的房间,里面装着许多故事和字宝宝,既生动又有趣;给每个幼儿的右手食指贴上小红点表示火车头,用开小火车的游戏练习阅读划指法,幼儿很喜欢;学动词时看字做相应动作,看到动物字词时则模仿动物形态表演。活动后,又提供一些简单的道具开始了游戏表演。当孩子们戴上头饰,拿上道具表演故事时,台上台下相互呼应,时而全神贯注,时而手舞足蹈,乐不可支。幼儿对这些游戏的浓厚兴趣,不知不觉中也有效地促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