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6月02日

小学生如何有效使用数学草稿本

○ 凯里市第四小学 汪选华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之中老师需要以学习过程的合理评价为依据,既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其中草稿本直接反馈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关键的作用。

一、学生在使用草稿本时的情况分析

首先,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在数学学习时主要以简单的加减乘除法为主体,一些数学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往往能够通过心算来得出最终的答案,但是在进入高年级之后,数学的学习难度有了一定的提升,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极少有学生能够通过心算得出正确结果,其中草稿本的使用就是关键。小学生的逻辑思维框架还处于架构之中,因此在使用草稿本的过程之中非常容易出现开小差的现象。

其次,有一部分学生的草稿使用不够规范,在打草稿时还没有掌握相应的技巧,思路比较混乱,忽略了对演算过程的分析以及研究,同时草稿的字迹比较潦草,这一点严重影响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数学素养的提升。

最后,普遍存在乱扔草稿本的现象,保存草稿本的意识比较薄弱。认为草稿本对个人的学习没有太大作用,打草稿之后随意丢弃;没有完整地保留自己的草稿本,同时也不会进行后期的自我检查。因此,实质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二、提高学生对草稿本的认识

在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之前,老师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草稿本的价值性,其中心算只能够解决较为简单的问题,对于高年级数学来说,大部分的数学题难度偏大,因此打草稿尤为关键。老师需要在引导学生进行心算的前提之下帮助学生养成动手打草稿的学习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实现学生的良性成长。其次,老师需要关注草稿本的规范性研究以及解读,积极开展不同形式的数学综合实践课,通过简单的规范演示来让学生在前期模仿的过程之中实现主动的创新。其中零散草稿本的使用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此老师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规范和引导。最后老师需要让学生意识到草稿本的使用价值,鼓励学生在自主计算的过程之中,通过不断对比和分析来意识到打草稿前后的正确率差异情况,让学生对草稿本的实用性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从而实现个人数学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三、学会对草稿本的规范使用

草稿本的规范使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意义重大,老师需要严格要求学生。

打草稿要注上题号,要求字迹清楚,特别要注意容易写错的数字、符号等,需要通过画图解决的,一般也要在草稿上考虑好图形的大小、位置、形状等,尽量合理安排空间;当一页没用完不要跳页,充分合理利用草稿本的每一页纸,做到不浪费空间;要对草稿本进行评价,从一天一自评,一周一互评,到一月一展评,通过投影展示草稿,对优秀者给予表扬鼓励。一学期下来,通过横向比较,评选班级的“草稿星级标兵”;纵向比较,评选班级的“草稿进步之星”。规范使用草稿本,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大有裨益,同时学生也能够在自主实践和操作的过程中主动利用创造性的学习方法,实现事半功倍和举一反三的效果。

四、科学使用

老师引导学生科学使用不同的草稿本,通过言传身教以及简单模仿的形式让学生建立自己的专门草稿本,围绕学习要求保障草稿书写的规范性以及合理性。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态度有所区别,打草稿的方式差异较大,老师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在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能够对草稿本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习不能重结果,更要重过程。“草待”草稿,重任难挑;“优待”草稿,失误减少。

--> 2022-06-02 1 1 黔东南日报 c189304.html 1 小学生如何有效使用数学草稿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