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6月03日

小学语文教学和谐课堂的构建策略

○ 黎平县城关第四小学 吴宇新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一、小学语文教学构建和谐课堂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在压抑、沉闷的语文课堂上,小学生思维通常是不活跃的,昏昏欲睡,不愿意回答教师的问题。积极的课堂氛围可以改变这种现象,语文教师通过乐观、激昂的语言刺激小学生的心灵,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学习兴趣高涨,能够积极参与语文教师提出的互动问题,不懂的地方及时举手提问,学生的语文成绩得到突飞猛进的增长。

(二)有助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是学生直接参与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关键根据地。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够适时降低学生对于困难知识学习的畏惧和抵抗心理,进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尤其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来说,他们年龄段较小,无法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师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适当提升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参与融入进来,不仅能有效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能推动教学活动有序开展进行。

(三)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是知识的传授者,若学生在教师的教鞭下被动接受,久而久之,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互动,是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相互启发与补充。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才会提高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教学构建和谐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精心设计教学课堂。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的自主学习将走向何方,效果如何,全在教师身上。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应该是构建和谐语文课堂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精心设计,才能确保每堂课的成功。语文课本中每一单元的编排重点不同、课文体裁不同、时代不同,每篇课文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精心钻研教材,编写教案,设计问题还要查找资料,以供学生质疑时能比较全面地解答问题。

(二)不断改进教学理念。在传统教学观念中,教师大多数自诩课堂领导地位,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没有切身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导致学生无法高效融入课堂。教师只有正确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科学合理地端正数学态度,改进教学理念,才能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过分严肃,使得学生心生畏惧,也就无法与教师产生心灵上的沟通交流。

(三)全面优化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氛围。如果师生关系好,学生和教师没有隔阂,课堂上积极互动,教师愿意教,学生愿意学,一定会收获到较好的课堂氛围。在优化师生关系上,语文教师要严于解剖自己,全面了解学生,形成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使小学生心悦诚服。教学时要靠过硬的知识感化学生,而不是靠威严震慑学生。

(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和谐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通向知识海洋的桥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全面掌握应学知识、学会积极思维、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同时,学生将要以积极主动的进取心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对教师所点拨的知识进行主动探索,认真思考,刻苦钻研,运用小组讨论的模式,改变过去单纯被动听教师讲课的状态,自主学习。

三、结束语

营造和谐教学环境是语文新课程“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理念的具体体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的语文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 2022-06-03 1 1 黔东南日报 c189340.html 1 小学语文教学和谐课堂的构建策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