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李靖) 6月1日,州委常委、市委书记王镇义到炉碧经济开发区调研“扩区调位”及部分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建设运营情况,推动惠企纾困政策落地落实,助推项目、企业发展。他强调,要进一步深化“三项服务”,全力推动惠企纾困政策有效落地落实,持续为企业排忧解难,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推动重点企业健康发展,全力助推凯里成为“桥头堡”的“发动机”和“引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龙青松,市委常委、市委办公室主任刘鹏,炉碧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杨胜林,副市长林强,市政协副主席王丹、刘洋,以及炉碧经济开发区相关领导参加。
在调研炉碧经济开发区“扩区调位”工作时,王镇义强调,炉碧经济开发区“扩区调位”是满足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围绕重点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和为更多优强企业、优质项目入驻的实际需求。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因地制宜、科学有序推动“扩区调位”工作,为充分依托凯里市玻璃与铝及铝加工产业优势,建设“精致门窗制造产业园”(暂定名)和更多企业、项目入驻提供坚实保障。
在贵州海生玻璃有限公司项目建设现场,王镇义现场察看项目施工进度,就需要帮助协调解决事项、加快项目施工进度、科技创新、带动就业等方面,与企业相关负责人详细交谈,要求企业和部门要强化联动,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倒排工期表、挂作战图,快速有效推动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早建成、“早点火”、早投产、早见效。来到贵州其亚铝业有限公司、贵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王镇义与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了解企业生产运营等情况。王镇义指出,建设“精致门窗制造产业园”(暂定名),玻璃与铝材是必然要素,希望贵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贵州海生玻璃有限公司等玻璃企业和贵州其亚铝业有限公司等铝及铝加工企业积极参与、全力支持“精致门窗制造产业园”(暂定名)建设,促进玻璃、铝“双链”有效融合,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要围绕“桥头堡”文件提出的“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氧化铝项目扩能技改,建设再生铝及铝精深加工项目,推进铝产业升级发展。”“支持贵州炉碧经开区加快发展光伏玻璃、汽车玻璃、电子玻璃、玻璃纤维等,推进玻璃产业升级发展。”加大与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提升黔东南陆港运输能力,支持贵州其亚铝业有限公司扩能技改,推进玻璃产业升级。
期间,王镇义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专题会,研究贵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建设相关事宜。王镇义要求,相关部门要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效的措施,破解制约项目建设进度的一切难题,依法依规推进项目场平等前期工作,切实保证项目正常施工、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