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6月05日

小学作文课的教学策略

○ 凯里市凯棠第二小学 段 云

作文是体现语文教育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体现一个学生在语言文字、表达,遣词造句方面的水平。对于部分学生而言这将是他们基本的技能,有可能会陪伴他们的一生,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作文教学的策略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老师辅助性点拨下,学会观察学会说话学会写作。

一、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环节中。非洲有一句谚语:“培养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指出生态对于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小学阶段的作文课中,老师可以通过在课上营造民主的氛围鼓励同学们主动思考、主动参与,学生可以总结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从而主动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

儿童只有在心情舒畅、心境良好的情况下,思维才能活跃,情感才能真实,想象才能丰富,个性才能发展。在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同学们能够发现课堂中人人平等,在温暖、宽容、信任的氛围里,小学生才敢写、才愿写。老师对每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都能够耐心地解答,通过营造民主的氛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学习的热情主动性都增强,为作文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会学生阅读课外书籍

教育界常说:“多读心中有本多写笔下生花。”可见阅读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要想上好作文课,光靠教师那几十分钟是不够的,课堂的时间主要作用只是点评、点拨和指导。学生要写出上等佳作,需要广泛阅读。

在引导学生阅读方面,笔者的方法就是设疑教学法。在课堂上讲故事,但是故事讲到一半就不讲下去了,并告诉同学们要想知道答案自己看书。

三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词汇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教师应当放心大胆地让他们去阅读,去寻找答案。学生阅读以后,课间和课后教师再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理解,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大幅度提升,为写作打下了基础。

三、循序渐进开展作文教学

写作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教师应当遵循教学规律,由易到难,逐步推进写作进程,让孩子们树立写作信心,提高学生写作兴趣,让作文教学进入良性循环轨道。教师在作文课之前应当有所提示、有所铺垫,不应当直接布置作文,使得学生不知所措。

对孩子来说,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与表达往往是一体的。因此,要让学生想写、放开写、创新写就是要让他们从能写想写会写的东西入手,不能给农村孩子布置“别墅、洋房”之类的题目,使得他们产生写作倦怠。布置的作文应当从学生认知范围内布置。例如,通过游戏、考察、动手等活动让学生产生表达的动机,之后布置作业,鼓励儿童写喜闻乐见的活动,以便顺理成章,让学生写作文就像吃饭、走路、睡觉一样,自然而然。学生想讲述自己的故事,介绍自己的见闻。老师还可以布置“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这样的题目,由学生任选一个人物进行作文,减少难度,让学生想作文。对于部分口语表达清晰但是不善于写作的学生,老师还可以让他们先练习表达,在将表达的语言转化为作文。

四、积极正面的评价

许多老师轻易不表扬学生,说是怕学生骄傲,怕学生轻视老师,怕学生不认真学习。表扬每个人都喜欢,表扬很神奇,它能使人更优秀。学生在作文中学生写真话,无论水平高低老师都热情肯定,学生习作有问题,老师找出其好的方面进行引导。有的表扬学生终身难忘的。有个学生在给笔者的信中写道:“我语文水平很低,经常不及格,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没有得到过表扬,这让我觉得自己很笨。但是我有一篇作文得到老师您的表扬,老师的眼睛温暖和蔼,老师的声音温和慈祥,这让我克服了自卑心理,这让我明白,我并不比别人差,我明白了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含义’。”

作为语文老师,要高度重视作文教学,营造一个和谐课堂氛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博览群书,让学生在有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写作。语文老师还要善于表扬学生,让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学习动力,进而写出好作文。

--> 2022-06-05 1 1 黔东南日报 c189397.html 1 小学作文课的教学策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