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余天英
5月24日,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机关第三党支部和黔东南州农科院机关党支部到黄平县旧州镇草芦坪村联合开展水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培训暨助农插秧主题党日活动;
5月27日,锦屏县平秋镇组织党员干部到圭叶村帮助缺劳力农户插秧;
5月31日,施秉县民宗局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开展 “党旗飘在田埂上·助力农忙显担当”志愿服务活动;
6月1日,雷山县委宣传部党支部组织党员到郎德镇乌瓦村开展为民插秧主题党日活动;
6月5日,凯里市凯棠镇南江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为村民插秧活动;
……
眼下,正是秧苗移栽的关键时节,为解决部分农户劳动力不足困难,连日来,我州各地党员干部、共青团员、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缺劳力的农户移栽秧苗,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破难题、解民忧,切实助力春耕生产。
仲夏时节,记者来到镇远县羊场镇龙洞村,村边田里绿油油的秧苗长势喜人,村民和志愿者们有的取秧、分秧,有的在搬运秧苗,有的在田里插秧,还有的村民正在放鱼苗进秧田里,构成了一幅幅靓丽的夏种田园画卷。
“以前我们都是用传统方式种植水稻,大家守着良田过‘苦日子’,现在县里将项目、技术直接实施到户,由合作社收购农户的水稻、鱼等农产品,形成产、供、销一条龙,解决我们的后顾之忧。”龙洞村党支部书记向泽荣开心说道。
今年,为让农户在规模化经营中增收致富,镇远县选择试点发展稻鱼综合种养产业,同时组织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各试点村具有丰富农业农村工作经验的第一书记担任“产业辅导员”,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提供上门指导、田间管护、科普知识等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株距在15厘米、行距在25厘米,要注意插秧密度,要做好病虫害防范……”5月31日上午,在麻江县龙山镇河坝村腊谷组,南京农业大学派驻麻江县河坝村第一书记陈宏强正在开展南农大“宁香粳9号”种植培训,现场指导驻村工作队员和村民按照种植标准进行插秧。
据了解,为解决部分农户劳动力不足困难。连日来,龙山镇各村党支部组织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党员等,帮助困难群众抢抓时令做好插秧、田间管护,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确保水稻增产农民增收。
随着水稻移栽进入高峰期,为解决好农户因缺乏劳动力面临的农业生产难题,保证农户不误农时,我州各地积极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基层一线,分赴田间地头,为粮食生产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