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6月06日

情暖“双阳” 爱在苗乡

—— 丹寨县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行动纪实

○ 通讯员 丹祖萱

近年来,丹寨县接续深化开展1名干部职工结对关爱1名留守儿童(朝阳)和1名空巢老人(夕阳)的“双阳”行动,采取精准识别、热心帮扶、政策扶持等措施,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为进一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县委书记带头,各级领导干部深入联系村和帮扶对象家中或学校,慰问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送去了文具、书包等慰问品,与留守问题交心谈心,积极帮助解决困难。

2015年以来,丹寨县创新推广“双阳”行动,安排广大党员干部和学校老师与留守儿童结对子,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帮扶工作,围绕留守儿童生活失助、亲情失落、心理失衡、安全失保等问题,开展好代理家长行动,定期与孩子交心谈心、帮助代管生活费、开展课业辅导等,从学习、生活、情感上给予留守儿童“父母般”的教育和关爱,让他们快乐健康成长。开展“写给父母的一封信”“我有心愿对你说”等主题班会活动,探索开办“周末兴趣班”等,弥补留守儿童思念之苦和亲情之失。近年来,累计提供亲情聊天11万人次、亲情电话20万人次,有效弥补亲情的缺失。

“哇!吃蛋糕喽。”扬武镇排中村的杨晓冉,父母在浙江打工,龙泉镇排正村的莫莹萱,父母也在浙江打工,排调镇羊先村的王舒琪,父母在广东打工。他们聚在了丹寨县第二幼儿园大三班里,开心地准备吃蛋糕。“扬武镇党委有关负责人还带队还带队到五一村走访慰问,了解留守儿童家庭情况、生活状况等。”村支部书记彭朝斌说。

第72个“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丹寨县第二幼儿园(易地搬迁安置小区)为59名留守儿童送上学习生活用品,为每个班级,特别是留守儿童班级准备蛋糕,一起庆祝“六一”。同时,县妇联、共青团丹寨县委、县教科局联合举办了丹寨县2022年“童心向党·强国有我”主题朗诵比赛,端午节包粽子关爱活动等。

“谢谢爷爷奶奶来看我,我一定会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今年9岁的留守儿童王啟航高兴地说。

今年5月31日,丹寨县关工委组织人员开展“六一”儿童节慰问活动,为孩子们送去了书包、文具盒、笔、橡皮擦等学习用具。“五老”人员为孩子们送去节日的祝福,并详细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退休老同志韩英勉励他们好好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自“双阳”行动开展以来,不仅是机关干部与留守儿童和空巢老师结对子,作为退休干部的“夕阳”与“朝阳”也结成了对子。今年,共有561名退休干部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为他们送温暖,讲故事。同时,丹寨县关工委积极发挥“五老”的政治、经验、威望等优势,推动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进校园,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为青少年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持续开展好捐资助学行动,积极搭建捐资助学平台,广泛争取企业、社会、基金会和爱心人士的支持,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会、学校给予的关怀和温暖。近年来,开展捐资助学行动,共募集“双阳行动”爱心基金和物资约430万元。

龙泉镇退休干部给看望的留守儿童,送去书包和文具。同时,丹寨县关工委组织“五老”到学校开展“老少同声颂党恩 携手喜迎二十大”庆“六一”儿童节主题活动。

丹寨县关工委开展“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宣讲,内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野鸭塘小学200余名师生讲解了红领巾的由来。让学生们在聆听红色故事、唱响红色歌曲中,汲取精神力量,树立远大理想。

在新一轮的结对帮扶中,全县共有4000余名干部职工、退休干部、村“五大员”、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和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与3676名空巢老人、3725名留守儿童人结成帮扶对子,实现“双阳”关怀覆盖率达100%。同时,建立“双阳”行动结对帮扶动态管理机制,根据“双阳”对象变化情况或干部职工岗位变化适时调整结对帮扶关系,更新台账信息。

排调镇共有义务教育学生和学前学生1200余人,其中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县委相关领导到排调镇小学调研,详细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并鼓励留守儿童要自强不息、勤奋学习,要求学校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近年来,全县共开展走访15.38万人次,送去关爱物资资金约100万元,进行心理疏导6966人次,代办事项1.65万件,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1.7万个。同时,在各级便民利民服务大厅开辟“‘双阳’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务和12348热线电话平台等,共免费办理维权和法律援助320多件,咨询法律事务500余次。

--> 2022-06-06 —— 丹寨县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行动纪实 1 1 黔东南日报 c189434.html 1 情暖“双阳” 爱在苗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