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江县城关第一小学 胡守芳
随着外出务工人员数量的增加,农村地区的留守未成年人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留守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是目前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得到教师的重点关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农村教师对留守未成年人的教育应当从细节方面切入。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帮助留守未成年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在习惯的加持下进行积极且高效的学习,如此可以帮助留守未成年人提升眼界,也可以强化他们的综合能力,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不过对留守未成年人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过于刻意,教师需要对留守未成年人的特点和心态进行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有效的培养方案。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部分入手来对培养农村小学留守未成年人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进行研究。
一、用多样趣味激发留守未成年人学习兴趣,培养习惯
要想培养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的良好学习习惯,首先要让留守未成年人对学习有兴趣,有了兴趣才能获得学习的原动力。鉴于此,教师可以将多样化的趣味与教学结合起来,小学生都喜欢趣味性的事物,留守未成年人也不例外。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两个角度将趣味与教学进行结合:一个是趣味内容,另一个是趣味方式。对于趣味内容而言,教师在搜索和选择时需要对留守未成年人进行调查,他们觉得有趣的内容才是有效内容。也就是说,教师不能凭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趣味内容。对于趣味方式而言,教师首先需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妥善运用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进行趣味教学方式的设计,如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多样化的趣味教学中,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获得知识的乐趣,并对下一次的学习产生期待,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基础。
二、用多样方式培养留守未成年人学习意识,强化习惯
教学方式对留守未成年人学习习惯的形成具有较大的影响,所以除了要增加教学方式的趣味性之外,教师还需要研究多种适合农村地区的有效教学方式,强化留守未成年人的学习习惯。情景教学法与合作探究法对教学环境与条件的要求不高,在农村教学中的实用性较强。并且,情景教学法可以提升留守未成年人积极学习的习惯。合作探究教学法可以强化留守未成年人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的习惯,对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大有帮助。不过,在运用这些教学方式时,教师需要注意一些方面。
具体来说,在运用这些教学方式之前,教师需要先对其进行详细多面的研究,明确其特点,并在教学中突出其特点。例如,情景教学法的特点在于情景的设计,教师在教学时所设计的情景应当符合留守未成年人对教学的诉求。并且,教师需要有选择地运用这些教学方式。也就是说,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不能随意使用。另外,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研究一些成功的案例,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在教学中运用其精髓,而非照搬照抄。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的辅助下,留守未成年人的多种良好学习习惯会得到强化。
三、用多面生活增强留守未成年人学习实践,优化习惯
小学时期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之上。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是留守未成年人进行学习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他们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学习,也可以在生活中进行学习。所以,教师在培养留守未成年人学习习惯时,切不可忽略了生活方面的学习。鉴于此,教师可以将生活融合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让留守未成年人将课堂上学到的内容到生活中去实践,强化他们在生活中学习知识以及应用知识意识和习惯。
综上所述,小学时期是培养留守未成年人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并且小学时期形成的习惯很难在之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所以,教师需要抓住小学时期来培养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的良好学习习惯。并且,教师对他们学习习惯的培养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应该落实在多角度教学中,让留守未成年人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更加有效地在学海中泛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