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6月07日

浅析小学美术教学审美能力的培养

○ 从江县东朗镇中心小学 杨 青

美术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小学美术教育注重学生对美的感受,对美的追求,对艺术创造的兴趣,最重要的就是对美的欣赏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呢?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传输审美知识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具体审美知识的传授,是美术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的重点。一是开展一定形式的课堂教学,是实施美术教学重要的途径和手段,在教学中将审美知识进行潜移默化的传授,能够在细微处对学生的审美意识给予改变,继而促使学生对美的认识和理解,有更加正确性的解读。对学生审美思想和理念的调整和优化,都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作用,学生能够在无形中提升其对美丑的正确判断标准。二是小学美术还处于美术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在课堂上对知识,尤其是对于审美知识的传授,需要依据小学生特点,通过简单的线条和色彩等,在辅助教学元素中促使小学生审美概念的逐渐形成,为小学生日后的审美能力形成和发展奠定有利的基础。

二、教师要组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实践活动可以在学生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培养其审美能力。教师应定期开展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得到灵感后积极创作并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如组织画展。教师可指导学生以某个主题创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尽力表现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困难积极参与。等到画展结束时,优秀作品应挂在教室墙壁上供大家欣赏,使学生耳濡目染地受到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又如开展课外活动,教师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可带领学生去到公园、乡村等地方,引导小朋友积极观察身边的一切,蓝天、白云、花草、鸟兽、山川等风景,发现大自然的美,鼓励他们画一些简单的风景,调动他们的思维,使其美术技能得到训练的同时,审美能力也能有所提高。

三、教师要做好学生感受鉴赏教学,提高审美能力

在感受、鉴赏中学习美术,是提高审美能力的最佳途径。教师要遵循着学生自然的成长规律,选用适合他们、能被他们充分接受的授课手段,进行鉴赏教学;要展示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感受其中的美感,或是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思维发散提高审美能力。如,展示一幅原创作品《蒙娜丽莎》和一幅非原创作品《蒙娜丽莎》,要求学生试着分析两幅作品有哪些不同之处,询问学生:“相同主题的美术作品,运用不同技法画出来,最终的效果会是一样的吗?你是怎么看待它们的?哪幅作品更吸引你的注意呢?”……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引导,锻炼着学生细心观察的好习惯,以此为基础,带领学生感受美术、体验美术、表现美术。这样一来,学生审美意识的形成就会显得愈发的自然而然了。当然,这项活动适合在高年级进行。

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多组织一些鉴赏活动,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学生就会明白什么是美和丑。与此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评价,交流对美术作品的观点和意见,通过教师点评、学生点评、师生讨论、生生讨论、师生互教、生生互教,使学生发现美和惑受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通过比较、讨论、领悟,进而深刻理解美的内涵。

四、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多媒体技术是现在每个中小学都有的设施,老师要合理地利用起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开阔美术方面的视野,让他们的审美能力提高。例如利用视频给小学生播放简笔画的视频,然后观看完以后就可以让学生按照视频中的简笔画自己画画,并且还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简笔画丰富起来,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会提高。另外,老师可以利用 PPT制作让学生领略不同国家美术家的作品,如可以给学生播放关于达·芬奇的著作,然后请同学们说出自己观看这些著作后的感受,通过他们的观看和自己的感受让他们的审美能力提升。

--> 2022-06-07 1 1 黔东南日报 c189518.html 1 浅析小学美术教学审美能力的培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