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6月08日

铸就辉煌脱贫路 再奏振兴奋进曲

—— 中国旅游集团帮扶黎平县纪实

○ 通讯员 杨理显

从2002年开始,中旅集团定点帮扶黎平县已有20个年头。20年来,中旅集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心系黎平发展,共投入帮扶资金6300多万元,在教育帮扶、产业发展、组织建设、基础设施、消费扶贫等方面实施了帮扶项目100余个。

坚守初心 共谋脱贫之事

自帮扶黎平县以来,中旅集团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一直由集团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专题研究帮扶工作20余次,谋划制订每年的《脱贫攻坚帮扶工作计划》,在项目布局、精准帮扶、资金监管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

集团领导率先垂范,多次到黎平县开展帮扶调研,通过入户走访、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召开座谈等多种方式,帮助黎平县理清思路,提出可行性发展建议和措施。

“用脚步丈量大地,用真情体会民情;用担当诠释党性,用汗水书写传奇。”中旅集团帮扶黎平县原挂职干部王建国在他的日记本里这样写道。

为更好推动黎平县脱贫进程,中旅集团先后选派了侯永才、王建国、张万广、乔勇等四期优秀年轻干部到该县挂职开展定点帮扶。他们带着集团的殷殷嘱托,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统筹定点帮扶工作和县委分工,以黎平侗乡为第二故乡,与贫困群众结对子、认亲戚,把心血和汗水洒遍侗乡大地,奋战黎平县脱贫攻坚主战场。

2020年3月3日,黎平国家级贫困县实现整县脱贫摘帽。中旅集团不忘帮扶初心,携手黎平拔穷根,一任又一任帮扶干部接续而上,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标签,被贵州省委省政府表彰为“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砥砺奋进 共度时艰之难

脱贫只是初级目标。为了不让任何一个已脱贫人口返贫,中旅集团因时而变,在医疗、基础设施、疫情防控等方面长效投入,健全持续帮扶机制。

开展同舟工程“救急难”项目,投入帮扶资金120万元,帮助特困家庭68户285人解决实际困难。投入帮扶资金150余万元实施雪凝水灾重建项目和农村人居环境打造。

2019年1月,引进顶梁柱公益扶贫项目,3年共投入资金911.55万元,为建档立卡户18-60岁劳动力援助一年的住院补充医疗保险,受益群众7440人。实施宝护计划救助项目,为出生30天至70周岁年龄段患恶性肿瘤的三类户提供救助,目前共投入资金90万元,受益群众18人。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后,中旅集团迅速向黎平捐赠15万元资金,帮助购买口罩等抗疫物资;出资25万元采购黎平农产品支援武汉抗疫,既防止黎平脱贫群众因疫返贫,又保障了疫情防控一线物资供应,彰显了企业高度的社会责任。

沐浴春风 共走振兴之路

使命在怀,重任在肩。中旅集团坚持“自然脱贫”与“思想脱贫”并重,“富口袋”与“富脑袋”并举,接过乡村振兴“接力棒”。

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在黄岗村实施了“美丽乡村”旅游产业示范项目,打造“百美村宿”精品民宿。通过“乡村旅游+”的方式,不断挖掘黄岗村自然景观、特定产业、绿色产品、人文传统等价值,丰富乡村旅游业态。项目实施以来,助推当地365户1800余人实现增收致富。2021年,项目全面投入运营,实现营收53.3万元。

如果说项目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凤凰涅槃”,那么景区的管理运营则是又一次的“浴火重生”。投入资金300多万元,通过举办“2020中国户外健身休闲大会”,冠名“千年侗寨·梦幻肇兴”高铁专列等精准营销方式,助推黎平旅游发展。2021年,肇兴景区游客达198.9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7亿元,同比增长26.54%和56.33%。在中旅集团的帮扶下,“十三五”期间,黎平共接待旅游人数达25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总收入199亿元。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中旅集团投入帮扶资金200余万元,帮助黎平茶企提高茶叶生产能力,推进茶旅一体化发展,助推黎平茶叶实现线上销售1000余万元。多方联动共促消费扶贫,累计销售黎平农特产品650余万元,有效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户增收。

通过实施“希望之星”项目,帮扶建设“希望之星”电教室46间,捐赠电脑2070台,惠及14000多名学生;开展20期旅游人才培训和设立“港中旅旅游学院”,着力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及培养后续发展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新思路,成为乡村振兴带路者、创造者。

担当如铁,奉献如常。在乡村振兴新的历史起点上,中旅集团与58万黎平人民一起,乘着新国发2号文件的东风,抢抓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政策机遇,续写政企联动新篇章。

--> 2022-06-08 —— 中国旅游集团帮扶黎平县纪实 1 1 黔东南日报 c189526.html 1 铸就辉煌脱贫路 再奏振兴奋进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