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刘乔生) 近年来, 凯里市三棵树镇平乐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三村工程”为契机,着力构建“头雁领航、群雁齐飞”新格局,盘活乡村人才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聚焦“头雁引领”。以村“两委”换届工作为契机,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形成“头雁”效应,深入开展“党建带群建”工作,举全村之力、集全村之智,建好人才“蓄水池”,激发“寨老群”“乡贤会”“姑妈群”“青年协会”“教育促进会”五大群体新活力,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强化“老雁压阵”。充分发挥寨老“威望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推选寨老担任联户长,让他们主动参与村内大小事管理、化解因夫妻家庭琐事、赡养老人、土地纠纷等难以调解的矛盾纠纷。目前“寨老群”参与村内决策30余项,协调矛盾纠纷10余件,特别是化解了两个苗寨长达2年之久的山林纠纷。
突出“良雁带动”。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平乐村“乡贤会”主动参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先后吸引李秀光、黄裕贵回村创办面条、腊肉等企业,其中面条年销售30余吨、腊肉年销售35吨,充分带动18名群众就业。同时,企业与村民签订生猪购买和小麦收购等协议,带动农户增收,为平乐村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
坚持“归雁回引”。围绕盘活闲置资源,平乐村“姑妈群”主动回归加入村级合作社,合伙筹资承接闲置度假村,有效带动12名群众就业,有力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同时,主动捐赠资金20余万帮助修建村级基础设施,让平乐村面貌焕然一新。
激励“青雁兴巢”。青年协会主动致力于做好平乐村建设和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工作,通过协会的力量,组织50余名青年自发为季刀苗寨修桥铺路,为村民出行提供便利。目前,累计办实事50余件,帮助60余名青年提供就业岗位。
注重“雏雁培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平乐村教育促进会致力于培养人才,主动为教育事业献计出力,累计筹集教育基金10万余元,为优秀学子给予奖励,厚植学子桑梓情怀,反哺家乡建设。目前,累计资助56名贫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