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能秋
在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省长李炳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作为全省政府系统‘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年,各级政府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猛药去疴的决心、滴水穿石的韧劲,坚决革除作风上的顽瘴痼疾。”今年来,全州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2022年贵州省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要点》,始终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一项重大的民心工程抓紧抓好、抓出实效,着力推动《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文件精神和《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22〕7号)文件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刻理解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现已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党的作风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总结,针对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等错误思想,在全党开展整风运动,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群众路线。革命胜利后,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求,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干部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侵蚀和奋发进取、执政为民的强大精神动力。改革开放初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系统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管党治党的成功经验,指出“党风问题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问题”,要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问题长期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论断、新要求、新措施,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提出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之“钙”、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等著名论断,出台了《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等系列制度规定,严惩腐败,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取得新的明显成效。我们党能够永葆先进、不断壮大,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一步步创造辉煌,根本原因在于持之以恒地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二、清醒认识当前干部作风建设面临的总体形势
近年来,全州各级各部门面对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抓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力以赴完成脱贫攻坚“必答题”、答好疫情灾情“加试题”、做好乡村振兴“必选题”,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份优异答卷。然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各级各部门作风建设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些作风顽疾根深蒂固、禁而不绝,严重制约了各级政令的高效贯彻、各项工作的高效落实,在优作风、抓落实、提效率上,还有不少差距。
三、转变作风倾力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
国发〔2022〕2号和黔府发〔2022〕7号两个文件,为黔东南州的崛起腾飞带来了机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开展“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年活动,切实改进作风、崇尚实干、狠抓落实,以绝对过硬的作风保障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
(一)加强作风建设,要从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己不正,焉能正人。”要求领导干部必须以上率下,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持从自身严起、从自身做起,自觉做加强作风建设的表率和标杆。一要带着讲政治抓全局。“一把手”是领导班子的“班长”,是“关键少数”中的少数。要坚持一切从政治上考量、大局下行动,善于从政治上把握,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能谋善断,善于从一般性事务中发现政治问题,要能谋善断,善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主意贴近实际,切实可行。二要带着讲学习抓研究,一定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力争成为产业发展、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行家,成为知金融、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的多面手。三要带头讲团结抓合力,把抓好班子团结摆在突出位置,抓好统筹、抓好分工、抓好引导,充分调动每个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善于把大家的智慧力量集中起来,齐心协力去干事创业。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从自身做起,既严格要求自己,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又强化对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严明家风,率先垂范。
(二)找准问题导向,要从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突出问题导向,就是抓住了问题、明确了目标。要找准问题导向,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作,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苦干实干、快干巧干,就一定能创造新的更为辉煌的发展成绩。要大力整治慢作为,对部署的工作、定下的事情,要雷厉风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决不允许疲疲沓沓、拖拖拉拉、拖着不办。要大力整治不作为,在其位要谋其政、尽其责,不能占着位子不干事、遇上矛盾难题绕着走,更不能“新官不理旧账”。要大力整治乱作为,必须坚持权为民所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作决策、上项目、搞建设都要讲规矩、讲效益。决不允许拍脑袋作决策、大手大脚花钱,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大力整治“文山会海”,要尽量少开会、开短会、开视频会,少发文、发短文、发管用的文,坚决避免表格泛滥、过度留痕、督查过频,切实把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大力整治官僚作风,要深入基层察实情、解民忧,对群众的所急所盼要第一时间研究解决,决不允许高高在上、摆官架子。大力整治弄虚作假,要说实话、办实事、出实绩,不能只报喜不报忧,更不能说假话、做假账、报假数。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从深入久久为功上下功夫。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以解决“四风”问题为突破口,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坚决把积弊旧习清除掉,把歪风邪气压下去,努力使党的作风全面过硬起来。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着力改进作风,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从政环境。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强化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公仆意识、服务意识,以优良的作风夯实思想之基。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反典型教育,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党员干部的规矩意识,净化从政环境。要从严管理党员干部,切实把有信念、有思路、有激情、有办法的干部选拔出来、使用起来,激发干事创业的责任担当,提振干部队伍的精气神,要严肃查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问题。
(四)立足求真务实,要从推进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抓作风建设,必须坚持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全力推动“四区一高地”建设。一是抓投资拉动,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结合国发〔2022〕2号和黔府发〔2022〕7号两个文件,从政策研究、理清思路、找准方向上着手,认真谋划项目,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拉动项目投资,创新招引方式,拓宽招商渠道,用好东西部对口帮扶城市资源,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着力引进优强企业,积极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为着力推动“四区一高地”建设提供保障。二是抓产城互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按照“以城促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思路,加快建设“黎从榕锦”黔边城市带,加快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卫生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在城镇承载能力、城镇品质、城镇经济、城镇治理能力、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实现“五个大提升”,把田园风光融入城镇建设,补齐城市建设短板,加强城镇治理,提升城市品质。三是抓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优做精特色优势农产品,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重要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绿色“菜篮子”基地。四是抓全域旅游,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认真实施“旅游+”“+旅游”行动计划,推动旅游业态与文化、乡村、田园等农文旅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康养旅游业态,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向粤港澳大湾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旅游康养服务。
(五)切实抢抓机遇,要从敢担当促发展上下功夫。解放思想,改进作风,要敢于自我创新,强化创新思维,破除陈旧观念,培育新生动力。改进作风归根结底要体现在狠抓落实上,当前必须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认真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和黔府发〔2022〕7号文件精神,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守纪律、讲规矩,把纪律规矩贯穿到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要抢抓这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确保政策落地。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入开展“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年活动,一定要扑下身子、真抓实干,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一项一项落实到位,把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实事一件一件办好、办扎实,以过硬作风诠释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单位:岑巩县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