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6月08日

粤黔携手共谱教育新篇

○ 通讯员 欧阳章杰

近年来,剑河县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易地扶贫搬迁及乡镇居民进城务工使得剑河县的城区人口逐年增加。有限的教育资源令该县城区中学大班额问题日益显现,开办一所新中学缓解大班额成了该县迫在眉睫的工作。

恰逢“十四五”期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成为剑河县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帮扶单位,为着力帮助剑河县提升教育硬件水平,解决该县易地扶贫搬迁户子女就学困难问题,顺德区利用协作契机投入2900万元,如春风送暖般让剑河县第五中学建设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此外,顺德区还通过精选优秀老师传经送宝、开展全学龄段校园结对帮扶和助学活动等方式,多举措多维度同步推进“扶志扶智”,让“授人以鱼”转向“授人以渔”。

2021年9月,剑河县第五中学的校园建设及招生工作同步启动,包括龙会群在内的538名学生成为了剑河县第五中学的第一批新生。

目前,在剑河县的统筹安排下,第五中学以独立管理的形式,借用剑河县第二中学教学楼进行临时“过渡”。与此同时,在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中,得到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的支持,占地4.6万平方米的第五中学校园建设项目也在该县江北岸破土动工。近日,笔者走进县第五中学校园建设现场,两百余名工人正紧锣密鼓地在施工作业。随着工程进度接近尾声,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等校园设施皆已初具规模。

“得益于顺德区的资金保障,项目进入指定阶段后马上就能收到拨付资金,非常及时。今年8月底就能正式交付验收,9月份学生和老师就可以正式进入新校园。”县教育和科技局工程部负责人吴光清说道。

对于新校园的即将建成,学生龙会群心中无比期待:“我家就住在学校对面,非常近,以后我每天都可以回家,有更多时间陪在家人身边。”

剑河县第五中学校长杨仁松介绍,因第二高中校园距离易地搬迁社区较远,为保障学生安全,在“过渡”期间该校实行全日寄宿制管理,而在入驻新校园后,学生上学距离将大大缩短,随即将会改为半寄宿制,有利于易地搬迁户子女与家人团聚。

“同时,崭新的校舍和教学设施也将让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通过遴选、招募更多的优秀教师入职学校,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课程教育。”杨仁松表示。作为剑河县一所非常年轻的学校,通过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把剑河县第五中学打造成学生们心中温暖的港湾,让他们能够从这里扬帆起航,迈向美好明天。

剑河县第五中学的建设仅仅只是顺德区对剑河县教育事业开展了多维度的教育帮扶的其中一环,随着加快推进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政策的不断深入落实,剑河、顺德两地也将建立更加紧密的结对帮扶关系,共同建设普惠均等可及的公共服务设施,探索跨省合作推进共同富裕的试验试点,打造东西部协作示范,助力乡村振兴。

--> 2022-06-08 1 1 黔东南日报 c189562.html 1 粤黔携手共谱教育新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