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娅琳
近日,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实施意见》,“黎从榕”位于黔东南州的南部,是贵州南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沿阵地,是大湾区进入贵州的第一站,《实施意见》的出台对黔东南州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州工业和信息化局高级工程师汪俭华说,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加快推进“桥头堡”建设的重要引擎。抓好《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关键是抓好大数据的赋能作用,以过程高质量推动结果的高质量,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高质量。我们要根据《实施意见》主动作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六个抓”,聚焦重点、狠抓落实。
就用好“桥头堡”政策,奋力推进大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汪俭华提出六点建议:
一是抓产业培育。重点是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电信行业快速增长,驱动消费转型升级,可结合黔东南州实际,以十大工业产业为重点,探索建设工业互联网智慧园区,以及根据县域发展需要支持打造黎平电商产业园、从江直播产业基地、榕江新媒体产业园等,提升高质量发展的信息技术支撑服务能力。
二是抓招商引资。努力建成大湾区产业转移黔东南州示范区,编制我州数字经济产业链“两图两库两池”,坚持“项目为大、项目为重、项目为王”,紧盯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龙头企业和上下游重点配套企业,强化招商政策匹配,实行“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实施“数据要素”招商,构建数字经济招商新业态;以央企招商、优强民企招商、数博会招商、东西部协作招商等专题招商为抓手,引进有发展前景、有市场需求、有技术创新的大数据企业落地黔东南。
三是抓融合发展。结合黔东南州特色优势产业,启动特色产业生态打造,围绕数字农业、数字政府、工业互联网、智慧文旅、智慧医养、智慧配送、生态保护、5G应用等重点领域打造应用场景,培育特色产业生态,以产业数字化带动数字产业化。
四是抓企业服务。深入开展“大数据企业服务年”活动,落实落细《黔东南州开展“大数据企业服务年”活动工作方案》,确保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服务全覆盖。用好走访服务企业清单、拟上规入统企业清单、成长性企业清单和困难企业清单“四张清单”,常态化开展入企走访工作,及时掌握企业需求,全力帮助企业纾难解困,“一企一策”做好服务,助推企业做大做强,
五是抓人才培养。实施数字经济重点人才倍增计划,扩大人才规模,优化人才结构。创新人才项目互动机制,引进培养一批领军型人才。推动建设州级大数据人才实训基地建设。强化政产学研合作,鼓励凯里学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黔东南技师学院完善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到社会教育的多层次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建立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加快摸清全州大数据人才底数,建立动态人才数据库,为全州大数据产业提供人才支撑。
六抓财政资金支持。按照“紧盯战略定位谋发展、紧盯比较优势抢机遇、紧盯黔东南元素抓落地”的思路,积极主动谋划,编制申报项目,全力争取国家和省的更大支持,组织企业申报国家重大专项资金、省“四化”基金、省大数据发展专项资金、省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切实把政策机遇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