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6月09日

浅谈“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以小学低年级为例

○ 从江县城关第一小学 胡守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内容已经不再局限于文本,所选用的教材也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教学目的已由学习“客观真理”转变为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探究合作能力。但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依然不能贯彻新课改的要求来提高其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可以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有效教学操作规范。而“问题解决”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对解决当前小学低年级数学的教学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在不同地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思想上均与新课改的要求有着很大差距。本文就小学数学低年级“问题解决”的探究及其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教学方法和问题作了简要探讨,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

二、“解决问题”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及重要性

(一)注重提出问题的趣味性,循循善诱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在低年级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如何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而不是认为学习是种“负担”呢?关键在于教师要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把枯燥的学习转化为有趣味性的学习。例如,以游戏的方式来增加趣味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所以,在面对教学中“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时,可通过提出相关有趣味的数学问题,使声音和动漫图片相结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因此,作为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需不断地寻找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二)注重数学学习的过程性,学用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

在学习中,每个学生的解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有所不同,使得不同的学生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这就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提出了挑战。新课改后的教学已不再是单一知识点的传授,而是要将教学看成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让学生不断积累学习经验,一步步地提高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熟练地掌握整个小学数学的知识点,熟知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与以后所学知识点有关的学习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合作的能力,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交流共同完成解题。

三、注重提出问题的多变性,举一反三提高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但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多数只重视对解题方法的讲解,不会专门去分析和评价学生的一些解题方法。因此,在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法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表达出来,学生可以尝试去解决其他同学的问题,教师最后做总结和评价,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将提出的题目变换成不同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探究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前先巧妙地设计一些数学题型,让学生通过“一题多解”和“一题多问”的形式感受和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四、结语

总之,为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要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设计精而有趣的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还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为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分析和探索“问题解决”教学法,探究和发现新的有效问题,为“问题解决”教学方法的发展提供依据和途径,这样才能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 2022-06-09 ——以小学低年级为例 1 1 黔东南日报 c189612.html 1 浅谈“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