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蒋正国) 近年来,天柱县联山街道不断探索群众工作新思路,始终坚持“居民事居民议、群众事群众解”原则,成立院坝协商委员会,着力在搭建协商平台、规范协商内容、健全协商程序、落实协商成果等方面下功夫,探索院坝协商民主新路径,将被动的社区管理转为主动的居民自治。
“谁参与”“谁来议”是基层协商民主的前提。联山街道在惠民社区探索建立了“社区楼栋长—党员干部服务队伍—院坝协商委员会”三级协商主体,筑牢了协商民主的组织基础,搭建了“有事好商量”的协商平台。选配45名楼栋长,定期对36栋安置楼实地全覆盖走访,“面对面”收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问题收集全方位、无死角。
组建“1+10+X”的协商组织架构,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主任,从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警务室及德高望重的老党员等人员中产生10名固定成员,协商事项涉及的利益方代表若干名,共同组成社区院坝协商委员会,把民生实事、物业管理、环境卫生、公共安全、社区发展规划等社区公共事务全部纳入协商范围,定期召开议事协商委员会会议对收集到的群众诉求,按“大事”“小事”“急事”进行分类研判,厘清事项权属,落实责任主体,整合资源办理。
制定完善院坝协商工作制度,按照“事前”“事中”“事后”三道步骤对协商内容、协商形式、协商程序等提出明确要求。按照收集问题、确定议题、议前调研、院坝协商、公开结果、组织实施六个程序,有序推进院坝协商。强化社区党组织对议题选择的把关定向、议事流程的研究确定、协商过程的组织引导等。健全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对协商确定的事项,逐项明确责任主体、工作措施和完成时限,由社区“两委”、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和利益相关方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2021年以来,联山街道围绕民生实事、社区建设、环境治理等重点工作,共开展院坝协商活动10余次,协商议题20余个,参加活动200余人次,解决基层治理难点、痛点、堵点问题2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