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6月10日

舟溪镇曼洞村:

庭院美化让特色田园旧貌换新颜

本报讯(通讯员 刘有姜) 日前,走进舟溪镇曼洞村,农户的庭院绿色盎然,各种绿植摆放有序,房前屋后摆放整洁,农户们利用废旧的材料自制居家用品,变废为宝,陆陆续续种上一些花草,为整个村庄增色不少。

“镇里干部来宣传动员后,我打算在这里种一些花、菜之类,既让自己家得到好处,别人进村里参观也看着舒服!”正在自家小庭院扎竹栅栏的曼洞村村民潘永东说。

舟溪镇曼洞村距凯里市中心25公里,主要居住苗族和仫佬族,苗族人口占96%。隶属于曼洞村的青曼苗寨,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青曼苗寨自1984年第一批被贵州省命名为乡村旅游村寨以来,已成为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寨点之一。2019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同时,曼洞村被列入贵州省“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名单及黔东南州特色·田园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

据了解,为进一步优化村民居住环境,打造特色田园·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舟溪镇成立了以镇班子成员为组长的庭院美化工作队伍,由镇班子成员和干部8人组成的队伍脱产到村全力开展环境整治、庭院建设。在通过前期实地勘察,地毯式走访调研,与户主充分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共同构思设计思路,确定农户庭院美化方案,因户施策,让农户门前的庭院变成一道别致的风景。

“舟溪镇打造‘农耕文化的研学基地’‘健康文化的体验中心’‘苗侗文化的创意平台’需要构建良性的生态环境,让更多人来曼洞玩,让人们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保持初心,沉下心在此持久驻足。”舟溪镇党委主要负责人谈道,“我们的建设是在不影响主人家原有生活的基础上,想办法改善庭院环境,让生活在此的人享受幽静生活,让走进来的人得到视觉享受。”

曼洞村庭院美化工作实施以来, 舟溪镇党委通过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将庭院美化纳入村规民约,设置黑名单,调动群众自主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干群共同努力,庭院美化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整个庭院美化以展现农家文化为思路,围绕村(居)房屋、合理建设花台、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等。

“庭院美化作为改善村(居)环境最简单有效的方式,我们只要稍微用用心,它就会很漂亮。”曼洞村村干龙福秀说道,“每家每户的都有自己的特色,微调整,精提升,这院子的特色就显现出来了,就注入了灵魂,整体效果就出来了!”

一户庭院就是一处风景,家家户户便串起了美丽乡村。如今不少的田园乡村,四季有花,全年常绿,农家小院,整洁有序,村里村外,文明成风,承载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从以前的零乱小院变成花香满园,舟溪镇曼洞村各家各户也正在逐渐变化当中。

下一步,舟溪镇将以庭院美化为抓手,以点串线,以线带面,持续推动从“一处美”向“一片美”提升,切实提升村寨风貌,助推曼洞村特色田园·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创建工作。

--> 2022-06-10 舟溪镇曼洞村: 1 1 黔东南日报 c189705.html 1 庭院美化让特色田园旧貌换新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