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6月10日

洗马河街道东门社区:

居规民约“规”出新风尚 “约”出幸福感

本报讯(通讯员 周娇) 近年来,洗马河街道东门社区通过设立居规民约,成立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居民自治组织,破除陈规陋习,让文明如春风化雨般日渐影响着居民的一言一行,文明观念浸润人心,全社区上下联动、干群齐抓共管,构建美丽宜居家园。

针对滥办酒席、薄养厚葬等突出问题,东门社区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居规民约,在化解家庭矛盾、节约社会资源、推动移风易俗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有效推动了社区文明建设。

为破除陋习,东门社区在新修订的居规民约中,对社风民俗、邻里关系等方面都作了详细规定,并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了《红白理事会章程》,理事会对社区的红白喜事操办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一系列设宴待客标准,大力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有效遏制了滥办酒席的现象。红白理事会成员通过召开“坝坝会”、入户宣传、微信推送等形式,激发居民自治的内在活力,进而形成相互督促、共同遵守居规民约的良好氛围,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以前谁家办白事或者办喜事都是自己家商量好就办了,现在居规民约有了新规定,大家都会主动到社区找红白理事会报备,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融洽,有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东门社区监督委主任肖敏说。

近年来,随着“创文巩卫”工作的不断深入,东门社区的社容社貌持续好转,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居民综合素养不断提升。基于社区实际,结合新时代、新要求、新规范,新的居规民约重点在加强社风民俗、邻里关系等方面作出了修订。通过“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树立了一批移风易俗、文明先进典型家庭,并发挥了示范作用。

为更好地把居规民约落到实处,东门社区还通过开展“劳动模范评选”“好婆婆、好儿媳评选”等,广泛开展身边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让居民学有榜样、干有目标,潜移默化地引导孝老爱亲的文明社风,取得了较好效果。在德孝文化引领下,东门社区涌现出一批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居民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家风、民风、社风不断好转。

走进东门社区辖区,一条条干净的道路通向每户居民家中,道路两旁墙上悬挂着一幅幅精美的公益广告,一盏盏路灯笔直挺立……这是东门社区用居规民约改善人居环境的一个缩影。

多年来,不同时期的东门社区干部与居民代表多次交流讨论并召开专门会议,最终达成一致,制定了与时俱进的《东门社区居规民约》。在凯里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时,东门社区将社会治安、生态环境、民风民俗等纳入其中,居规民约得到不断完善,既接地气、切实可行,又有约束力、奖勤罚懒。

社容社貌的整体改善、居民精神面貌的提升,居规民约发挥了很大作用。“过去,巷道的卫生环境‘脏乱差’;现在,巷道干干净净,让人欣喜。”刚毕业回家的陈玉婷同学说。针对巷道环境“脏乱差”问题,大家共同商议制定居规民约后,又严格执行,居民们渐渐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真正把公共环境卫生当成了“自家事”。

东门社区新的居规民约中不仅严格规定了处罚事项,同时也实施了一系列福利和奖励。居规民约约定每年向固定人口发放年终分红福利,每人1000元,并为其购买城镇医疗保险;全年为60岁及以上老人按照年龄层次分别发放每人每月150元、180元、210元、280元不等老年生活补贴;每年“八一”建军节对每一位参加服兵役的军人发放100元慰问金;“三八”妇女节对10个小组发放活动经费2600元至3000元不等;重阳节向60岁及以上老人发放慰问金每人100元;给予应届考取本科的学生奖励1500元至10000元不等;春节入户走访慰问困难家庭、留守困境儿童家庭、现役军人家庭等。一条条福利和奖励让社区居民乐开了花。同时,全面落实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制度。

近年来,东门社区荣获凯里市品质提升工作“先进集体”“凯里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 2022-06-10 洗马河街道东门社区: 1 1 黔东南日报 c189709.html 1 居规民约“规”出新风尚 “约”出幸福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