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穗县城关第三小学 王进美
现今,差异教学法在我国的各大学科的教学中都被广泛应用到,该教学方法主要的特点就是——分层以及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其中分层主要是在明确学生的发展情况下对教学的内容、作业布置、学习目标设置等方面进行分层。因为小学数学的学习是环环相扣的,只要打好基础才能够更好地掌握后续的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行差异教学法不但可以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还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自信以及兴趣。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以及良好的数学习惯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对于今后的数学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分层——注重个体差异教学法概述
差异教学法中的“差异”主要指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个体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能力、身心发展情况、知识的掌握情况等等。而教师针对学生的这些差异进行的差异化教学,这种差异化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进度上的差别。差异教学实施的根本目的就关注学生的差异以及满足个别学生的教学需求,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教学。这与过去的一站式教学方式有着极大的区别,差异教学法以分成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旨在将学生的能力发挥到最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能力不一致的情况,因而差异教学法虽然注重的是学生的差异,但却是通过这种差异化的教学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差异的实质也就是在课堂中实现个别化教学,在这种个别化教学中打好学生的基础,为今后的学习保驾护航。
学生在教学中最大的表现特点就是差异性,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因此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对于学习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学习中采用差异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补足一些学生在学习上的短板,满足他们对于学习的需求,同时对于学生数学学科的学习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将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本人进行最大程度化的匹配。但是这种差异教学实施的前提是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整体的数学学习情况,包括他们学习中的优势以及劣势,学习的特点以及风格等等。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帮助学生一步步地攻克难关,逐渐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习的自信心以及对于数学的兴趣。尽早采用差异教学能够达到开发学生潜能的目的,在今后的学习中做到扬长补短,全面发展。
二、分层——注重个体差异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因材施教是差异教学法主要体现形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的目标。“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整体的学习是不利的,它促进的是个别学生的发展,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之间会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差距。而差异教学法正是注意到了这一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这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扬长避短的作用,在将学生的优势发挥到最大的同时也弥补了学生数学教学中的短板。这也极大地避免了偏科现象的出现。偏科对于学生的整体成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而在小学阶段就要打好学生的基础,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分层——注重个体差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实践
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以及差异性的特点,特定的年龄阶段所展现出来的特点是不同的,且因为每个学生所处的生长环境等的不同,其在数学学习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 差异教学法就是以这些阶段性以及差异性的特点为基础进行的科学化教学,通过“培优补差”来达到学生整体的全面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是现代教学理念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它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首要任务,减少学生之间的不平衡发展。课堂上不以唯一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的学生,而是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教学标准的调整。
差异教学法在很早就已经存在了,只是随着现代化教学体系的完善,差异教学法逐渐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新课标的实行赋予了它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差异教学法的实施给予教师更多的要求——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身心发展情况等等,以这些具体的信息作为基础来分析学生的特点,并且为学生制定适合他们学习的方法。尤其是在日常的学习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将位置与方向单元中学习情况相似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为他们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学习标准以及学习方式等等,具体主要体现在作业的布置以及习题的选择等方面。将学习情况相似的学生进行分层能够帮助学生在相同情况的小组成员的交流与沟通中促进学习,最终达到数学教学的目标。在进行分层的时候要注意学习能力强的小组的学习目标要高一些,要符合学生实际的发展情况。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不同阶段学生的潜力,这不仅能够扩宽优生的学习面,也能够弥补中等生在学习上的缺陷。
在分层过后就需要进行学习任务的安排,通过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任务来达到不同程度的效果。例如,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在面积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进行学习内容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进行其他相关图形面积计算的拓展或者图形面积计算,或者一些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解决,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培养学生二代思维能力以及学习学习能力等等;而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教师则以掌握书中的基础知识为主要的目的;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在制定任务时要选取中等的习题等来进行知识的巩固,在书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拓展。任务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所学习的知识,因此教师在设置任务时切忌太难,注重任务的效果。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驱动力,教师以及家长的鼓励也是学生树立对数学学习信心的关键。在学习之初就让学生明白人之天分有不同,论学不必论天分的道理。在差别教育进行的时候,老师要尽量弱化对成绩的重视程度,在小学阶段要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良好的数学习惯以及数学素养为主要的目标,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学习效率也自然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放大,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学好数学。
四、小结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是数学学习的开端,也是打好数学基础的重要时期,教师应该投注更多的心血在这个时期。因为学生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学科,让学生适应数学学习,并且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以及数学思维的培养才是关键点。但是不置可否的是,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使得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所呈现出来的效益也有较大的差别。差异教学法就是以此为根据进行的教学,它注重个体发展的差异,侧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符合当下教育发展需求的。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以及劣势,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层并且制定合理的任务能够帮助学生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掌握好相对应的知识,这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数学课堂质量的提升也有极大的帮助作用,与此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