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国付
周六下午,路过花市,看到很多盆栽茉莉,一小盆一小盆的,有几十上百盆的样子,正开着花。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快乐地绽放,花香弥漫,入鼻,入肺,入心,将不知偷懒了多少时日的嗅觉激活。
脚步停留在花摊旁。这是一个临时的摊位,摊主只在周六周日来卖花。环顾四周,他的花除了茉莉,再也没有其他品种。茉莉的枝叶极其普通,是那种淹没在树丛里就可能找不到的形象。茉莉花朵很小,呈白色,没有一点吸引眼球的特色,如果不是花香的吸引,也许我不会在摊子边驻足。
我在百十盆花间流连,拣起一盆,放下,又拿起一盆,又放下,其实一点都不知道,茉莉花应该选择树。漫无目的地拣放了一会,看到一盆花苞比较多,花开了几朵的,叶子看起来比较翠绿,拿了起来。然后,犹豫着是不是就要了这盆。这时候,一个声音从后面响起来,“这盆你要吗?你不要我就要了。”正犹豫不决的我,听到这声音的时候,突然间有了决定,就是这盆了。
没有经验的我,在选择的时候,确实困难,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或者说该用什么标准进行判断和选择。这时候,正好有一个人说话,问我是否决定要了手里拿着的花。心里没有标准,别人的问话,已经帮我做了选择。无从抉择的时候,听一听他人的声音,大有裨益。
买回来的茉莉花放在办公桌上,屋子里的空气顿时香了起来。看着这盆花,怎么看就怎么普通。回想选择的过程,问题从心底一个个地冒出来:当时我为什么会拿起它?它的什么引起我的注意?它有什么特点?身后的那个声音让我决定选择了这盆花,为什么他会选这盆?他的标准是什么?
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已经不重要。结果是,买到了花,一盆很香很香的花,自己喜欢的花,这就足够。至于标准,每个人的阅历和经验不同,审美观有差异,在各自的心里,标准会有差别。说一千,道一万,在拿起花盆的瞬间,冥冥中,心里其实已经作出了选择,只是,让你作出选择的那个声音小得你无法听到,促使你选择的那个感觉微弱得你无法感受到,你只是下意识地服从了一个抉择,带走,就与你有缘,放下,就错过,再也与你无关。
再审视矮小的树,小小的花朵,色白而没有特点的花瓣,闻着让人陶醉的芳香,突然明白,我买了茉莉花,不是它的树形,不是它的枝叶,不是花的色彩,而是因为它的芳香。是的,我喜欢它的芳香,喜欢这种看不见、只能用心去发现和感受的魅力。有些美,被掩藏在不起眼的外表下面,需要慧眼去发现,需要心静下来去感受,然后,喜欢,欣赏,不在乎长得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