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6月11日

那些年,我们一起玩过的游戏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林果 杨玲 王珺

童年是我们最无忧无虑的时光,这份无忧无虑里包括一件非常重要的东西——游戏!形形色色的游戏,也被打上了不同时代的标签。

如今,我们早已远离童年,也早已远离了童年那些难忘的游戏。而那些经典的童年游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记忆,也是一个时代的深深烙印。

回首往事,您可还记得童年时那些单纯又美好的时光?回忆里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那些童年时玩过的游戏,您都还记得吗?

“60后”“70后”:手工玩具 户外畅玩

“少年不识愁滋味”,戏耍贪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与现在的宝贝们比起来,生活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泥孩子”们,除了生活条件较差外,其他“综合幸福指数”要比现在高许多。

就单纯拿“玩”这一项来说,那个时候玩具在农村是比较匮乏的,但是孩子们的欢乐一点也没有减少。打陀螺、滚铁环、打弹弓、跳房子、丢手绢、翻手绳……孩子们的玩具大多是自己手工制作的,虽然简陋,却能玩得不亦乐乎、爱不释手。

“打陀螺是我们六七十年代男孩子爱玩的游戏之一,上下学的路上、课间十分钟,总要抓紧时间抽上两鞭才过瘾。”正在小区空地打陀螺锻炼身体的王大爷回忆,与现在购买的钢制陀螺不同,儿时的陀螺都是自制的。自制陀螺,得先找一根粗细适中的木棍,截出自己想要的长度,再将一端削成锥形,然后在尖部那里嵌入一个圆圆小小的钢钉,方便陀螺在地上旋转。最后找一根小细木棍,一头绑上搓得粗粗的丝线绳,制成一个小鞭子。只要用小鞭子抽打陀螺,陀螺就会不停旋转。哪个小朋友裤兜里掏出的陀螺做得别致好看还转得好,大家就会羡慕他有个手艺好的爸爸。

如果说制作陀螺要“拼爹”,那弹弓制作就是孩子们自己的“战场”。

对那时候的男孩子来说,弹弓的魅力也是无与伦比的。制作弹弓所需的原材料简单,只需挑选一个形状好的树杈,将树皮去掉,再用剪刀剪一小条自行车内胎绑到树杈上,弹弓就制作好了,石头子可以当作弹弓子弹。淘气的孩子拿着它“逞英雄”,往往不是打烂了邻居家玻璃就是打伤了谁家老母鸡。最后,无辜的“凶器”被没收,顽皮的孩子被教训。可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他们总能再迅速自制一把新的弹弓继续玩。

有人说,回忆过去是人开始变老的征兆,岁月流逝、时光流转,阅尽沧桑的“60后”已经步入垂暮之年。

“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白发满头的刘阿姨面带微笑地轻声哼唱着与儿时最爱的游戏搭配的儿歌,一个个蹦出的音符好似把垂暮之年的她又带回了那个童真的年代,与玩伴儿玩游戏的热闹场景仿佛又浮现在眼前。

刘阿姨回忆,那时物质尚不丰富,所有的游戏、玩具都来源于身边,五个手指合起来“猜中指”,大家都能不亦乐乎玩上好久。

除了丢手绢,那个年代的小女孩还钟爱着一个游戏,就是翻花绳。“道具简单,一根毛线绳套在手指上就可以翻出各式花样,让人度过许多快乐时光,记得我可以翻出喇叭花、降落伞、织布机、金鱼……很多花样,大家还可以临时自由发挥创作。”

其他诸如跳房子、东南西北风、丢沙包、摔泥炮……小小游戏让无忧无虑的孩子们乐此不疲、走火入魔,大家直“跳”得腰酸腿软,“翻”得眼花缭乱,“丢”得精疲力竭,“摔”得昏天黑地。

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记忆。对于“60后”“70后”来说,那时既没有惊险刺激的过山车,也没有藏在手机、平板里的虚拟世界,5G的科技速度遥远又陌生,但他们却有自己独特的娱乐方式,记忆里是伙伴们吵吵闹闹的模样,回忆童年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呈现了孩童本来的爱玩天性。

“80后”“90后”:电子游戏 红白街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社会有了很大的进步,并开始进入信息发展的时代。“80后”“90后”的童年游戏也已经百花齐放、多姿多彩了,他们既传承着“60后”“70后”的游戏,又享受着科技革新带来的新游戏。

到了“80后”“90后”这一代,改革春风也吹到了小朋友的童年里。史上最“接地气”的游戏诞生:打弹珠。

“趴在地上,握紧手中的弹珠摆好姿势,瞄准目标,用力一弹,击中目标!”已为人父的吴先生回忆起满裤兜弹珠,走起路来噼啪直响的岁月,嘴角一直上扬着。

那会儿孩子的裤子口袋总是装得鼓鼓的,家家都有一个铁盒装着玻璃弹珠,谁的玻璃弹珠最多,就会被孩子们视为“偶像”,偶尔碰到几个特别的弹珠,在孩子们眼里真是比珍珠还宝贝。那会儿没有谁家的跳棋棋子能够完整“存活”,家长们后来才知道,家里那些不翼而飞的玻璃珠子,都成了男孩子们互相比拼的战利品。

“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对于“80后”“90后”女生来说,跳皮筋无疑是童年的最爱了,课间十分钟都会抓紧时间玩一会儿,一边跳一边唱着歌谣。有时候男生也会加入,半跳半捣乱,引得女生们“共愤”,然后再调皮地跑开。一根柔韧的橡皮筋上翻出无穷花样,留下了无数孩子快乐的身影。

在与“70后”一起度过了一段同样的“民间游戏”阶段后,“80后”“90后”又陆续玩起了拍洋画、溜溜球、四驱车等新鲜游戏。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进入电子游戏时代,小霸王等插卡游戏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风行,科技的革新将孩子们的游戏,正式带到线上!

“小霸王其乐无穷”,想当年,这句广告语开启了多少“90后”孩子的快乐时光。“你拍一,我拍一,小霸王出了学习机。”小霸王学习机本来应该是启蒙用的学习工具,但最终却成为“80后”“90后”这一代人心中最经典的游戏机。

“小霸王的游戏都需要通过插入游戏卡才能玩,仅仅一张卡带,就有几十种游戏供你选择,小朋友们还会互相攀比谁的游戏卡带更多来获取优越感。”方先生回忆,小时候,他总在夏日的午后,喝着绿豆汤、吃着西瓜,然后打开游戏机,不一会儿家里就围满了一圈小朋友,一坐就是大半天,享受着暑假的游戏生活。

俄罗斯方块、坦克大战、魂斗罗、超级玛丽……虽然每张卡带的游戏都多到让你眼花缭乱,但其中只有那么几种成为经久不衰“永远的神”。

“那时候饭可以不吃、作业可以不写,但游戏不能不通关。”虽已过而立之年,但每当想起小时候为了游戏“废寝忘食”的时光,方先生带着些许不好意思,但又很享受地沉浸在快乐童年的回忆中。

在“80后”“90后”的童年记忆中,小霸王游戏机在当时绝对算得上是顶级游戏机了。还有各种红白机、掌上游戏机,也受到小姑娘小伙子一致好评。

“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坦克大战、魂斗罗这些经典游戏就是最深刻的记忆,现在一看到有关的游戏人物,都有一种‘爷青回’的感觉。”为了找寻童年的快乐,方先生前段时间刚在网上购买了小霸王游戏机……

小时候,总渴望长大,长大后,又幻想重新做回小朋友,童年虽回不去,但童心可以不泯。

“00后”“10后”:网络时代 玩出花样

“今天你‘吃鸡’了吗?”“你王者什么段位了?”“赶紧,开黑!”“00后”和“10后”出生在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年代,赶上了互联网发展的快速时期,社会和家庭为他们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使得他们有机会接触各种环境、学习不同东西。

现在的小学生聚在一起最常见的场景就是,几个人围在一部智能手机前。他们在玩什么呢?绝大多数都是在手机上玩手游,目前手机游戏发展迅速,游戏里也经常会碰到年龄较小的玩家。别看这些玩家岁数小,他们玩手游的技术一点也不差,很多小学生还会花钱买游戏中的道具、皮肤等。

愤怒的小鸟、水果忍者、植物大战僵尸……再到王者荣耀、绝地求生……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脑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小朋友们的需求,手机与平板电脑才是他们最爱不释手的。各种网游层出不穷,各种花式的玩法和精彩绝伦的打斗,以及华丽的画面效果,让很多小朋友沉迷其中。

“现在的孩子生来就接触到了最为先进的事物,生活中缺少了一些‘接地气’的游戏,除了玩手机和平板电脑,就是自己在家玩乐高、遥控飞机和汽车,或者是去游乐场、充气城堡、海洋球乐园玩耍等。”苏女士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表示现在孩子们的游戏,在网络世界里看似很宽广,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狭小,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玩一些亲近自然的游戏。

采访中记者发现,最近在小学校园里,刮起了一股“复古游戏”风潮。“10后”的男孩们聚在一起,玩起了打圆卡游戏,打圆卡游戏的玩法和“80后”“90后”打卡牌完全一样,但比起那时候的小卡片,“10后”手中的卡牌变得精致了很多。

“我们最近可流行玩打圆卡了,我下午还要去学校赢很多回来。”今年8岁的姚欣汕是凯里市第十五小学二年级学生,中午吃完午饭后,他独自一人在小区楼下苦练打圆卡技艺,信心满满地期待下午和同学继续切磋。

在物质、科技发达的时代里,除了网游外,还有很多高级游戏,例如AR/VR真实虚拟体验,这样的黑科技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不可想象的,这种游戏可以让玩家身临其境,游戏时玩家可以全身心投入游戏,目前已成为“00后”酷爱的一种游戏。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红极一时的小霸王游戏机和漫街讨论的“魂斗罗”,成了“00后”“10后”眼中不可思议的存在。而现如今有问题不用找老师,只要拥有一部手机就可以用APP随时随地解决问题也让“60后”“70后”心生感慨……

时代的高速发展,赋予了每一代孩子太多的不同。有些人的童年已经过去,而有些人的童年还在继续,因为无论是弹弓、小霸王,还是魔兽世界、王者荣耀,它们背后所承载的都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美好记忆。

流年似水,游戏如花。无论在什么年代,童年的快乐绝不仅仅因为游戏多而精彩、玩具多而丰富,最值得珍惜的是陪伴我们度过童年岁月的人和一去不复返的童年。陪伴每一代人的童年“玩伴”可能会随着时代更迭,但孩子们的快乐永远不会改变。

--> 2022-06-11 1 1 黔东南日报 c189829.html 1 那些年,我们一起玩过的游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