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江县南宫镇中心幼儿园 杨胜华
美工活动是培养幼儿的重要艺术活动有机构成部分,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情感抒发、思想表达和探究未知世界的关键教学内容和方式之一,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幼儿对艺术的感知力、对不同美工工具的学习力和在整个过程中与指导教师的互动力。因此美工区教师的角色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指导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幼儿在美工区的表现和学习能力。因此,加强对幼儿园美工区教师的指导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幼儿园美工区教师指导策略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美工区教师在开始指导之前对幼儿的观察和等待时间较短
在美工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往往是让幼儿自主探索,教师在旁边予以指导。但是随着幼儿数量的增多,教师的精力和关注有限,因此对于幼儿的美工活动的指导就显得“有点着急”。在幼儿指导美工活动开始之前缺少一定的观察和等待时间,通常基于表面的观察以及本次美工的教学目标、自己教学经验作为参考来对幼儿的美工行为进行评价和指导。因此没有充分地了解幼儿自身的想法,对幼儿美工行为背后的动机也缺乏时间和耐心去探索。
(二)美工区教师更侧重于教学任务而忽视幼儿多种能力的强化
在美工教学活动开始之后,教师往往基于教学目的,通过语言和范例来对幼儿进行针对性指导,通过传授基本的美工技能和方法,以期让幼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美工技巧。但是在整个过程中忽视了对幼儿情感情绪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其实应该给予幼儿更多的自主性,让他们在自己的创新世界里自由徜徉,哪怕幼儿的美工作品不符合教学目的,也应该给予一定的肯定来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
二、幼儿园美工区教师指导策略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从外部多维因素来看
影响幼儿园美工区教师指导策略的原因是多样的。从外部因素来看,第一个因素是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制约,他们的认知情况具有自身独特性,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如果教师忽视这些独特性和规律性的因素存在,那么就会导致在指导过程中出现问题。第二个因素是幼儿家庭环境的影响。家长的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对美工的认知程度都在多个维度影响着幼儿美工活动的效果和质量。第三是幼儿的数量逐年增多,美工教师数量匹配不够,美工素材也相对短缺,这些现实因素都影响着教师在指导过程中的作用发挥。
(二)从教师自身因素来看
美工活动需要借助不同的材料,但是在一些具体的美工区的材料其实并不完备,供幼儿使用的素材并不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美工老师指导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此外教师艺术素养的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指导的水平和深度,如科学儿童观、教育观的具备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师指导幼儿的方式方法。
三、幼儿园美工区教师指导策略的优化建议分析
幼儿园美工教师的指导关系着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美育的教育,因此需要针对问题及时加以纠偏。
(一)教师指导要提前观察并提供易于感知的素材
作为幼儿教育者应该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爱好来组织素材,看看幼儿想要做什么,目前到了什么阶段,而不是发现幼儿停止之后就立即进行指导,要深入幼儿内心需要来进行辅助性的指导,这样才能和幼儿建立心理信任,让幼儿爱上美工活动。同时在素材的选择上应该具备多样性,既有静态也有动态,既有动手的也有观看的,还应该具有可触摸的、可发声的和可互动的,通过多维的设备刺激来培养幼儿观察美的能力,提高动手能力。
(二)教师不断加强艺术修养来提高综合教学技能
美工活动更强调艺术素养的滋润与嵌入。作为美工指导教师应该全面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加强对科学教师观、艺术观、幼儿观的学习和揣摩,多参加艺术培训和艺术实践活动,增加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同时还要和其他教师做好配合,多掌握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善于观察幼儿和科学指导幼儿美工活动,不断反思和总结美工指导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并及时寻求帮助。教师还应该多和家长沟通,加强家园共育,提高美工指导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