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山县望丰中心幼儿园 龙姣爱
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国家对于幼儿教学质量问题再一次提出了新的要求。自主游戏活动又是幼儿园教学工作的重点,在幼儿自主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质量直接影响着游戏的质量。而爱玩是幼儿的天性,自主游戏符合幼儿科学成长和发展的规律,但是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还不够健全。因此,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中的指导行为显得十分重要。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就现阶段幼儿园的教学工作实际,对幼儿自主游戏活动的特点、难点,幼儿自主游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幼儿自主游戏活动中存在的困难
(一)高控
一方面在自主游戏活动中,幼儿园也利用了当地本土资源自制户外玩具,但是利用率极低。另一方面幼儿被老师高控,没有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参与游戏常常以居高临下或俯视的视角看待幼儿游戏,游戏自然朝着老师规划的路线发展,变成老师的游戏。
(二)放任
部分教师对于自主游戏了解过于单一,认为这种游戏就是单纯的自我玩耍,幼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只要保证安全即可。但是,对于这种幼儿自主游戏的认知是不正确的。
(三)介入无效甚至负效
教师与幼儿互动的质量决定游戏发展的质量。一部分的教师没有丰富的经验,对幼儿的游戏望而却步,孩子就会存在原地踏步现象;另一部分教师对介入的方式没有把握好,会打消和阻碍幼儿游戏的积极性。所以存在无效介入甚至负效介入比较多。
二、教师在自主游戏中的指导策略
(一)游戏前唤醒和拓展经验
游戏是幼儿生活经验的一种反映,幼儿的原有经验或缺少生活经验都会导致游戏内容单一与游戏情节单薄。因此,一方面在游戏前可以回顾之前和游戏情节、图片、视频等方式来拓展幼儿经验。另一方面投放相关的游戏材料来唤醒幼儿原有的游戏经验,丰富游戏内容。最后,引导幼儿制订规划。在每天的游戏前,让幼儿园用语言表达或绘画等方式来把自己玩的主题,想和谁一起玩、用什么材料玩以及怎样玩以计划的形式表达出来。
(二)游戏中借助观察了解提供有效支持
在幼儿自主性游戏进行过程中,教师要想为幼儿提供有效的支持策略,可融合多种方法,让幼儿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从而实现游戏目的。前提是不破坏幼儿的兴趣和游戏的发展,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和情绪反应给予幼儿具体的支持,如可以通过教师细致观察,发现并追随幼儿的兴趣,在适当的时机提出问题,引发和推动幼儿深度学习和探究,也可以通过平行不打扰幼儿的情况下比较自然给予幼儿示范引导或直接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有帮助幼儿克服困难,又能有效地支持拓展游戏情节。
(三)游戏后回顾、反思、总结
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绘画或谈话方式回顾游戏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幼儿梳理和回顾自己的游戏过程,也是教师倾听和了解游戏意愿、兴趣点和游戏需求的机会。教师在幼儿分享时,可以抓住典型性问题和困难引发幼儿反思,引导其他幼儿一起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的关键点或创新点,从而把游戏经验转化为知识经验,实现共同学习、相互激发、拓展经验、提升能力的目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主游戏活动是幼儿十分感兴趣的一种游戏形式,这一活动有利于提升幼儿的自主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幼儿是游戏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只是游戏活动的观察者、引导者和推动者。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的过程中不能直接干预或者全盘控制,而是要进行全面观察,了解幼儿的需求,在游戏出现漏洞或者幼儿有需要的情况下,进行恰当的干预和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在游戏结束后,教师要帮助幼儿进行反思和总结,归纳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幼儿从游戏中获取更多的生活经验与实践经验,从而为幼儿以后的游戏参与提供更有效的帮助与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