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佳丽
在黄平县重安镇清水江村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走,开院坝会去!”
一说到“院坝会”,百姓津津乐道:在宽敞的农家院子里,大家围坐在一起,就自己关心的问题畅所欲言,甚至把村事、家事都一股脑说个痛快。政协委员和村干部一边倾听,一边思考,在分析政策所定、政协所能、协商可议的实现路径的同时,有针对性地组织协商,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措施办法,同时宣传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好声音,汇聚协商履职正能量。
“好日子就这样商量出来了。”清江百姓连连赞道。“院坝协商”把基层群众议事会场搬到院坝、老百姓家里,聚焦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大家在院坝里搭建了一个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的排忧解难平台。
这是黔东南州政协创新推进基层民主协商的一个缩影,而以“院坝协商”为平台的基层治理触角正在苗乡侗寨的大地上徐徐铺展。
听民生:“实打实”调研找问题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是黔东南州政协开展“院坝协商”工作的澎湃动力。
小切口楔入“大课题”。政协作用如何得到最充分发挥?
通过“不建机构建机制”工作思路,全州16个县市政协建立委员工作室、“院坝协商”议事会等协商平台163个。
“我们坚持不调研不协商,先沟通后协商。”凯里市政协环境资源与民族宗教委主任、下司镇包片结对“院坝协商”指导员龙有荣表示。凯里市政协“先调研再开会、委员主持”的原则,增强了政协委员主动下沉带动群众参与“院坝协商”的自觉性,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在政协委员的推动下,相关部门和村“两委”成员以及德高望重寨老等,深入小组、走进农户开展调研,把群众困难和问题收集作为协商议题产生的重要环节,变以往被动接受问题为主动收集诉求,把“群众有事找政府”转为“干部主动找群众”,把传统的“信访、电话、网络”沟通模式变为面对面、心贴心沟通,构建平等、轻松、愉快、便捷的平台。
党政点题、政协选题、委员找题、基层荐题、各方征题,更确保了“拾党政之所余、急群众之所需”。
整治环境卫生、统一村集体项目建设中的思想问题、解决自来水供应不足引起的矛盾……在黔东南,一个个切口小、与基层关联度大的协商议题不仅议出协商议政的“高颜值”,也议出了村民当家作主的“新气象”。
问民计:“面对面”协商拿措施
“今天我们开这个会,是为了摒弃陈规陋俗、推动移风易俗,大家要畅所欲言。”施秉县双井镇翁西村,县政协委员吴春光用一口地道的方言,拉开了“院坝协商”议事会的序幕。
“那我先讲几句,村里脱贫没多久生活刚有起色,要抵制高价彩礼……”吴春光的话音刚落,一位村民代表就接过了话匣子。
坐在长廊尽头的苗族老人吴兴忠也接过话说道:“请客送礼也要合理规范,送得少觉得乡里乡亲‘不好意思’‘没面子’,送得多又是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
“院坝协商”议事会现场,村民你一言我一语。经过近一小时的讨论后,吴春光结合村民意见和前期政协委员们走访村民收集的调研报告,提出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并规范办酒事宜,在场20多位村民代表纷纷举手表示赞同。
在开展协商过程中,我州坚持“干群共商”“广泛协商”,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汲取和利用民智解决问题,结合基层最真实的声音、最迫切的需求、最优化的建议,努力实现由“少数人说了算”转变为“大家商量着办”。
同时,以问题为导向,以找到群众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为前提,推动、监督干部广泛学习、深入调研、精准发力、有效反馈,做到能现场答复的现场答复,限时办理的高效办结,联动办理的及时反馈,实现诉求反映有问有答、政策解释有理有据、问题解决有头有尾。
解民忧:“肩并肩”协商促成效
硬化的水泥路面干净整洁,家家户户的庭院收拾得井井有条;文化宣传墙上,“邻里和睦,守望相助”几个大字格外显眼……走进岑巩县羊桥乡丁坪村黄虎寨组,一幅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新农村画卷呈现在眼前。
“我们黄虎寨现在变得整洁漂亮多了,吃完晚饭还可以到坝坝里锻炼,跟邻里摆龙门阵。”黄虎寨组老人徐朝银高兴地说道。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黄虎寨组整体面貌的焕然一新,得益于岑巩县政协开展“院坝协商”工作的生动实践。县政协通过“院坝协商”,组织党员、寨管委成员带领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制定寨规民约、改善传统陋习等行动,让如今的黄虎寨组处处彰显美丽乡村的新气象。
大至共商助推产业发展、革除陈规陋习,小到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增进邻里和睦等,围绕这些点点滴滴建言献策,“院坝协商”实践探索已在我州各地开花结果。
凯里市政协通过召开开怀街道挂丁村对门寨组产业路建设“院坝协商”,促成该村862米的生产便道硬化,惠及挂丁村对门寨花椒种植产业、养鱼产业、养鸡产业以及该村300多亩田土的农业生产。
剑河县政协围绕岑松镇巫亮村“院坝协商”会上提出的建设农产品加工作坊、安装太阳能路灯、建设停车场等意见建议均被吸收进了村庄规划,明确了县直有关部门投入226万元实施巫亮村排污改造工程、水源地重建工程、新建巫亮公厕项目等民生实事。
天柱县政协围绕渡马镇龙盘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关于限制燃放烟花爆竹”问题开展“院坝协商”,敲定了该村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约定。
……
积极开拓创新、勇于担当作为,有力有序推进,“院坝协商”试点工作在我州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典型经验《黔东南州“四到一线”探索基层民主院坝协商试点》获《贵州改革情况交流》刊发推广,得到省政协领导和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更为助力我州乡村全面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凝聚起磅礴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