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6月13日

提升古诗文情境默写的方法初探

○ 三穗县民族高级中学 吴丽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对于古诗文的重视度也逐渐提升,在教材中所占比例也逐渐加大,选文不仅要求熟读,有三分之二的篇目还要求识记。虽说识记是记忆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掌握识记方法才是记忆和学习古诗文的有效途径。对于情境式名篇名句默写,学生出现的失误有“选不准句”和“写不对字”。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将从巧借四种方法——“让你选准句”和掌握四项策略——“让你写对字”两大方面进行古诗文情境默写方法试探。

一、巧借四种方法——“让你选准句”

(一)意义还原法和位置检索法

某些名句填写的情景提示就是对名句的意义解释或翻译,我们把语句的意义或翻译还原到古文或诗句即可。如《劝学》中写“君子广泛地学习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的两句:“君子博学而日惨省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过对句子翻译的掌握,我们可以对照句子进行还原:君子(君子)广泛地学习(博学)且(而)每天(日)检查(参)反省(省)自己(己),就会(则)智慧(知)明达(明),行为(而行)没有(无)过错(过矣)了,这就是通过句子的翻译来确定语句。

部分名句填写的情境给出了所填写名句在原文中的位置,根据提示检索原文,就能快速找到切入点,以此确定所填名句。如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后面是所填语句。情境中的“结尾处”“紧接着”提示所填名词的位置,再结合“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的提示,可确定所填名句为: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二)意象定位法和技巧推断法

一些名句填写的情境列出了所填名句中的重点意象(人、事、物等),根据这写意象可准确定位所填语句。如李白《蜀道难》中“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便的猿猴都很难越过。我们可以马上定位情景中的“黄鹤”“猿猴”等词准确地表明老妖填写的名句中也应包含这写意象,再结合“写山势的高险”由此我们可以明确语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部分名句所填的情境点名了所填名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如比喻、侧面烘托、正面描写、反衬等,我们也可以借助这写手法加以推断联想,就可以找到所填句子。如(2016 山东高考)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此句中的情境中比喻表明了填写名句使用的表现手法,结合“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以及句中的标点符号为“?”可确定内容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二、掌握四项策略——“让你写对字”

无论是上句还是下句填空式默写,还是语境理解式默写,准确识记和书写都是前提。除了应多读多背多写外,我们还要掌握恰当的识记和书写技巧。运用四项策略——“让你写对字”提高我们的备考能力。

(一)记住生僻难写的字和留意句子的通假字

名篇名句中有一些生僻难写的字,平时只有勤于动笔,强化记忆,在考试中才能准确无误写出来。如李白的《蜀道难》“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两句写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因此我们下去一定要写准生僻字。通假字虽和本字的意思一样,但在默写中若把句子的通假字写成本字,也属于误写,是不能得分的。如在《劝学》中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两句来阐述人与人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有成就的人只不过善于借助外物的力量的道理。而“君子生非异也”中的“生”为通假字,通“性”,本性,天性。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通假字理解和书写。

(二)区分同音异义字和区分同音异形字

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字在名篇名句中大量存在,这是命题者“设伏”的热点,平时我们就要做到既知其形,又知其意。如《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琵琶过程中,声虽“暂歇”却产生更好的效果的一句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在此句默写中就出现了“幽”“生”“声”同音异义字,如果我们没有做好区分,很容易失分。读音相同而字形迥异的字在名篇名句里也屡见不鲜,是考试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重视。如《逍遥游》中“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指出顺应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中的“辩”如果我们不去区分,考试也许会写出“辨”“辫”等,对学生有很大的误导性和迷惑性,在答题时我们要重视。

以上是本人对识记古诗文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摸索,从巧借四种方法——“让你选准句”到掌握四项策略——“让你写对字”帮助学生有效地识记古诗文,让学生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培养学生古诗文运用的能力。学生可通过选择不同的识记方法去储存丰厚的经典诗文,不仅能在名句名篇补写的题型中运筹帷幄,而且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自信,从而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 2022-06-13 1 1 黔东南日报 c190323.html 1 提升古诗文情境默写的方法初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