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青) 今年以来,天柱县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招才引智,通过引进“三支队伍”、建立“三套模式”、实施“三大工程”,以产业聚集人才、以人才促产业发展,切实激活产才融合“新引擎”。
引进“三支队伍”织牢产业振兴“资源网”。秉承“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柔性引进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帮扶专家2名,“揭榜挂帅”农业项目2个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人才担任“产业发展顾问”,省级选派科技特派员9名。紧盯技术攻关、市场推广等环节,采取“政府+企业+科研院所”模式,支持重点企业与贵大、贵师大和凯里学院等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柔性引进博士近10名。组织县内、县外省内、佛山市等70余家企业开展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提供岗位214个,吸引1200余名人才前来“赴会”,现场达成意向协议300余人。通过第十届人才博览会等方式,计划引进急需紧缺人才34名,其中教育、卫生系统各13名,“四化”部门8名。
建立“三套模式”配对产才互促“生长液”。县人民医院与省人民医院结成专科联盟医院,搭建互动共享平台,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服务水平。与辛集市玺茂商贸有限公司成功签署《贵州年产40万吨钡盐系列项目投资协议书》,促成钡盐系列产业园建设合作项目落地,项目总投资16.8亿元。支持广东赛纳集团、岭南集团文旅酒店、广东海信科技公司等企业与县中等职业学校签订合作协议,“订单式”培养技术技能人才150余名。青岛真发制品公司帮扶车间开展“订单式”培训10期,假发制作培训60余场次。围绕重晶石等重点产业关键技术集中攻关,该县宏泰钡业、晶盛实业两家龙头企业分别在钡渣综合处理装置、重晶石酸洗增白处理装置方面各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今年1-3月,该县授权国家专利11件,其中实用新型5件,外观设计6件。远口镇中心卫生院医疗次中心建设项目成功获得省卫健委2022年贵州省第一批建设专项500万元项目资金支持,天柱成为全州获得此项资金支持的八个县市之一。
实施“三大工程”营造重才留才“氛围圈”。积极推荐优秀人才参加“省管专家”“三名工程”人才等评选活动,表扬优秀民营企业家、产业突出贡献人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近200名。利用春节、人才日、医师节、护士节等重要节假日,开展人才慰问200余人次。支持鼓励机关事业人才提升学历技能,并给予一定生活补助。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组织95名优秀人才健康体检等“九个一”系列活动。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县级领导带头联系服务优秀人才122名。11名企业人才、17名专业技术人员均被评为“天柱县劳动模范”,组织290名致富带头人和种养殖能手到贵阳参加培训。及时兑现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公寓10套,一次性安家费67万元,发放人才补贴19.91万元。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贵人服务”窗口,为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走访慰问、交流联谊等,帮助人才解决落户、保障住房、配偶就业、子女就学等问题,让人才真正融入天柱、服务天柱、扎根天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