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6月14日

贤昌镇:

“反租倒包”富农增效

本报讯(通讯员 欧清兰 刘安江)时下,站在麻江县贤昌镇新场村抵麻管护区坡头望去,满山遍野的蓝莓树郁郁葱葱,饱满的蓝莓果挂满枝头,正由青转红,甚是喜人。拥有多年种植管护经验的党员带动示范户罗兴友趁着晴好天气,带着几名工人进行采收前的最后一次管护,喜迎基地蓝莓丰收。

2021年以来,新场村以“村民增收、产业增效”为主攻方向,立足村情实际,聚焦贤昌镇“产业融合、主体培育、利益联结”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反租倒包”产业发展模式先行先试,将村合作社已做大、做成的产业“反租倒包”给农户,实现土地资源、产业资源掌握在农户手中,推动村级产业兴旺,村民生活富裕。罗兴友也成为贤昌镇推行“反租倒包”新模式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作为村里的党员村干,我承包了100亩的蓝莓基地进行示范带动。还没承包前,基地蓝莓的亩产是50公斤,经过我一年多的精心管护,今年预计亩产达到200公斤。”罗兴友高兴地说道。

据了解,贤昌镇发展蓝莓产业2000余亩,像罗兴友一样,全镇实施“反租倒包”到农户手上的蓝莓产业面积达900亩,今年各承包农户迎来“反租倒包”的“第一桶金”,预计可实现产值135万元。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贤昌在蓝莓产业发展中,通过实施‘反租倒包’,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村党支部领头,村合作社承包,职业农民管护的方式,实现蓝莓基地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转变,提升了农户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克服其内生动力不足、管护不到位等短板弱项。”贤昌镇党委书记吴杰说道。

贤昌镇通过不断强化“反租倒包”组织形式,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户通过在基地务工,实现从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转变,让农户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主人,有力推动贤昌镇产业振兴,促进高效产业蓬勃发展。

“反租倒包”成效初显,激活贤昌镇蓝莓产业发展“一池春水”。“贤昌在实施蓝莓‘反租倒包’工作中,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从发展蓝莓产业上获得了‘第一桶金’,职业农民从产业上获得了薪金,脱贫户从产业中得到了分红,不断提振了各村实施产业振兴的士气,增强了各村发展产业的信心和决心。”吴杰高兴地说。

--> 2022-06-14 贤昌镇: 1 1 黔东南日报 c190366.html 1 “反租倒包”富农增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