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江县下江中学 潘新聘
数学在学校教育中是基础学科,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初中生掌握好数学的基础知识,对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创造能力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我们只有抓住有利时机,加强数学研究与数学教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才能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一、数学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科目,能够锻炼一个人的思维逻辑,增强学生的判断能力。
1.数学是人生必备的生活技能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能够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并且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数学是人生必备的生活技能。
2.数学对人生发展具有启迪作用
习惯的看法是,数学素质被认为就只有计算、推理能力,其实,数学素质还包括观察、欣赏的能力。数学可以培养一个人品德,可以完善一个人的人格,增长一个人的智慧,弥补一个人的缺陷、不足。要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就要学好数学。
二、目前农村初中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问题:传统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长期以来,我们农村初中七年级的数学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课堂上教师只是一味地把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脱离学生的实际,大搞题海战术,把数学教学变成了枯燥无味的活动,使学生失去了对学习数学的热情。于是,学生往往知难而退,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2.学生问题:缺乏家庭监管,学习基础薄弱
农村学生见识少,所学知识都是书本知识,基础薄弱、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学习主动性不强。大部分学生的父母缺乏家庭教育与监管,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课堂中有许多同学不能积极参与到与同学合作讨论学习中去,自己也不能独立地进行探索实验和发现。作业照抄同学的,在数学课上常出现违纪违规的现象。
三、加强农村初中七年级数学基础知识教学的对策
相对而言,在整个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中,七年级数学所学的知识是整个初中所学知识的基础部分。因此,寻找科学有效的对策,加强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农村初中七年级的学生见识少、所学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缺少分析,总认为数学离他们很远。因此,让学生发现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这就能引导学生产生求知欲,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部分农村初中七年级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对于这一情况,教师就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热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其次,教师要化枯燥知识为有趣游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3.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钥匙,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学法指导。就加强七年级数学学生基础知识教学而言,以下学法指导是可行的:
(1)教会学生听课。首先,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其次,抓重点,做笔记。再次,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后回答,不要不经思考乱回答。最后,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不足之处,多想多问。
(2)指导学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表述;二是知识的引申及其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法。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指导学生怎样去理解和记忆。
(3)指导学生学会数学解题。数学解题是学生最痛头的事情,但学数学没有捷径可走,保证做题的数量和质量是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保证质量的要求是:题不在多,而在于精;解题过程不仅要落实思维过程,而且要落实解答过程;复习过程中要把一些比较经典的题重做几遍,把做错的题进行自我反思,提高解题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4)培养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方法都不是单独存在的,都有其对立面,并且两者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互转换、相互补充。如果我们能够在一种方法受阻的情况下自觉地转向与其对立的另一种方法,就一定能够解决数学难题,能把数学学好。
4.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
对于一个刚从小学进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学好数学可以从抓各种学习习惯入手。重点是培养看书习惯、笔记习惯、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习惯、思维习惯。习惯的养成是完善人格品质的表现。
数学在学校教育中是基础学科,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数学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农村初中七年级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任重道远,我们只有抓住有利时机,加强数学研究与数学教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才能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