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姚茂林 张秀金)近年来,三穗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以“分类收集—压缩转运—焚烧发电”为思路,采取“七个一”措施,使农村人居环境面貌得到有效治理。
成立一个县级专班。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综合执法、农业农村、住建、发改、财政、运营企业(昆仑公司)以及各乡镇(街道)等单位为成员的三穗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班。乡镇(街道)、村分别成立工作组,各组(自然寨)明确垃圾治理负责人。同时,运营企业(昆仑公司)也明确各乡镇街道、村(自然寨)责任人,落实治理管理与服务人员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工作局面。
健全一套工作机制。县乡村三级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逐步形成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县级制定出台了《三穗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方案》《三穗县环卫作业市场化服务项目特许经营权实施方案》《三穗县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工作方案,各乡镇(街道)根据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细则和长效管理机制,完善包含村庄保洁、保洁员管理、保洁员经费保障、垃圾分类等内容的《村规民约》,同时建立《保洁员工作职责》《公共区域保洁制度》,完善了《“门前三包”制度》及包含环卫保洁的《“十户一体”制度》。
建成一套收运系统。三穗县投入520万元新建了7座乡镇垃圾压缩转运站,实现县域乡镇(街道)生活垃圾转运全覆盖,建成有效垃圾收运和管理体系。自2020年以来,运营企业(昆仑公司)投入近2000万元,购置转运车辆6辆,清运车辆25辆,新建农村垃圾收集点787个,采购分类垃圾桶4000个。目前,垃圾设施设备日臻齐备,村镇生活垃圾收运体系不断完善,垃圾收运覆盖全县159个村、 533个30户以上自然村寨,率先在全州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行政村覆盖率达100%。
实行一张网格管理。各村(居)结合本村小组人员数量和结构,以自然寨、组等为单位,将村划分为若干个网格进行管理。村“两委”成立考核组对垃圾分类、村庄保洁、房前屋后保洁、公共区域保洁、乱堆放、乱贴画、绿化美化及宣传教育等进行量化评分,每月开展一次,并将各网格结果公布在村务公开栏及各自然寨公开栏上。通过网格化量化管理一张网,每月公布各网格量化得分,增强了各组(寨)村民的环卫责任感和荣辱感。
公布一张红黑榜单。各行政村开展垃圾分类示范户、最整洁庭院、环境卫生示范户等评选活动,每30户评选一户,抽选优秀保洁员或固定评估小组作为评选员,被评选上的农户用红榜公布在村务公开栏、自然寨公开栏上。同时评选最不讲究卫生户、不按要求投放垃圾户、不整洁庭院等,然后用黑榜进行公布。另外对随意倾倒垃圾等行为列入黑榜进行曝光。
建立一块监督牌子。建立保洁员岗位监督牌,将各组(寨)保洁员姓名、照片、保洁职责、保洁区域等纳入岗位监督牌,让广大群众知晓每个保洁员保洁范围,清楚保洁员职责,便于村组干部和群众监督和评价保洁员的保洁工作。同时,保洁员之间互相监督,形成对比,推进了村庄保洁的常态化。
管好一个市场化项目。实施城乡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服务项目,将城镇、农村公共区域保洁、水域保洁、绿化保洁、公路沿线保洁、垃圾收运、公厕管理等工作交由第三方运营单位(昆仑公司)运营,年运营服务费2980万元。一是由运营企业投入近2000万元,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实现收运设施全覆盖。二是运营企业以折旧价接收执法大队及乡镇环卫设备,先由财政支付项目款,后由运营公司以造价购买,购买资金以扣减服务费方式实现。三是环卫市场化项目合同期限30年,合同期内确保项目基础设施和设备正常使用,设施设备更新换代由运营企业负责,并确保运营不受影响。四是强化监管考核。由住建局、综合执法局牵头监督管理和考核,随时督查和监测垃圾压缩转运站、垃圾收集点、转运车、收运车运行情况;随时到各保洁区域开展巡查,确保各保洁区域干净整洁;适时监测洒水车、冲洗车每天作业次数,确保服务区域按合同降尘和冲洗;每月组织相关部门到各乡镇集中考核一次,通过定期考核和暗查相结合,综合考核得分低于90分的扣减运营公司(昆仑公司)相应的服务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