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江县第二民族高级中学 张小超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它以设计学习和操作学习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要目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现实生活中,为以后的生存服务。但是,当前许多高中学校的通用技术教学质量并不是很好,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学校、教师、学生等三个方面。笔者现结合课题研究,对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低效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仅供同仁参考。
一、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低效的原因分析
(一)教学组织方面的因素分析
由于通用技术课程不是高考科目,相关教育行政部门乃至大部分学校没有认识到该课程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地位和价值,在政策、资金上对通用技术课程的支持力度不够,导致通用技术课程缺乏其实施必要的执行监督体制、政策保障、评价管理制度,课程实施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等。
(二)教师方面的因素分析
目前,许多学校都没有经过专业培养的通用技术教师,大部分通用技术教师的知识结构还不能满足课程开设的要求,特别是缺乏选修模块的知识、缺乏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缺乏试验指导能力;大部分通用技术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还未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导致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情境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习惯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来开展通用技术教学工作,教学中忽视学生参与技术设计的学习过程,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得不到培养,教学方式单一。
(三)学生方面的因素分析
高中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技能起点普遍偏低,尽管大多数学生对通用技术比较感兴趣,但由于高考科目学习压力 大、学校缺乏必要的试验器材、实践动手机会少、学生不明确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教学内容不够切合学生需求、教学形式单一、评价考核制度不完善等原因 ,导致大多数学生认为通用技术是门娱乐课程,可上可不上,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
二、提高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增加资金投入,完善资源设备
建立通用技术专用试验室是开展正常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是保证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必备条件之一。通用技术试验室既是教师传授技术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场所,又是师生进行技术交流和探讨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在课内以及课外进行技术设计的重要场所。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加大资金的投入,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设备和教具。
(二)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学校要创造条件多形式地培训通用技术课程专职教师,组织学习新课改目标、理念,细化课程标准解读,指导教材教法的选择分析、技术实践技能等培训。教师应主动建构知识体系,通用技术课程内容既涉及技术学科本身的知识还涉及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科任教师应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分析解剖教材,充分利用与课程内容有关的资源,积极参加培训研讨,丰富和完善自己的通用技术知识体系,提高教学水平。
(三)合理运用教法,调动学生热情
要想让学生真正喜欢这门课程的学习,教师就必须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一堂新课开始的时候,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应用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从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或者从日常生活的案例导入,从援引身边的生动事例等讲起,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接着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通过精彩的课堂导入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此外,还可以探索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讨论教学法等手段,提高通用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
提高通用技术教学有效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和支持。我们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入,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的前景一定会迎来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