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平县雷洞瑶族水族乡中心小学 石含娟
农村学生受学习能力以及成长环境的影响,在口语交际以及写作表达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劣势。为更好地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全面促进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必须着重培养和提升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 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学生交际面窄、交际机会少。农村小学生的交际对象除了老师和同学外,主要是家人,但多数家长整日忙于农活或生意,很少有时间与子女交谈,并且一部分家长文化水平不高,教育方法落后,使得子女不愿意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吃过晚饭后,到田野里或大街上玩。而在玩的过程中,往往动作多于语言,家长很少带他们接触外面的世界,致使学生交际的机会少,锻炼少,也很胆小。
(二)教师文化储备量不足。目前,有些农村语文教师不了解新课改下口语交际教学的各阶段目标,对于小学口语交际能力教学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也有局部教师无法真正理解口语交际的含义,一味认为口语交际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如何说,单纯的说和读缺乏以到达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教师严重缺乏文化储藏量,导致教学目标指向出现失误,使学生在课堂中无法有效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三)留守未成年人问题突出。外出打工的父母不断增多,留在家里的孩子多半都随着祖父母过。由于年龄的差距,孩子们和他们的沟通很难正常化。加上祖辈对他们一般都比较溺爱,一般只管穿暖吃饱,在他们的语言表达上是不是合乎交际规范一般是很难顾及的。留守未成年人还面临着和他人交往自信心不足的问题。由于自己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孩子们往往在别人面前感到自卑,不愿意张口说话。
二、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日常的积累。农村小学地处偏僻,信息闭塞,口语交际的一个大难题就是无话可说。口语交际进行的必备条件是交际双方应该具有必要的信息知识。因此,口语交际成功的基础就是帮助他们挖掘材料,与所储备的知识相联系,使其有话可说。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见识少、知识面狭窄,要想丰富语言,让他们有话说,就得让学生走进生活说身边的事。例如,一次口语交际是让学生说一说做小制作的过程,在课前布置学生以自愿组合的形式每组制作一件,注意观察边做边想边记。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口语交际内容,又积累了学生的语言。
(二)灵活运用教学资源。很多课本知识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不符合农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农村小学生无论是知识层面还是生活方面,接触外界事物较少,这样的课堂教学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在进行训练时语言组织能力薄弱。为了让学生口语交际训练更接近当地生活,体验口语交际的实效性,为了让口语交际与学生生活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教师可根据现有教学资源进行灵活改编,根据农村特色的文化,结合教材,搜集相关辅助资料,整理出适合农村小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素材。教师通过创新及灵活运用到实际课堂中,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会得到有效训练,调动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三)健全完善教学评价。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口语交际教学设计是成功课堂的一半。而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也是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和肯定,帮助小学生提升口语交际自信心,进而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实现农村小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三、结束语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应提高认识、不断探究,把说话训练的领域延伸到教材规定的内容之外,让农村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显出它独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