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6月17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率的提升路径

○ 凯里市第十四中学 吴育辉

化学学科作为一门兼具理论和操作的课程,初中化学实验是连接课本知识和实验操作的关键,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操作、实验探索、实验验证理论等完成创造能力、化学思维、实验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育。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效率直接影响了初中化学整体教学质量。文章就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切入,阐述了提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率的具体路径。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初中化学学科知识的理论性较强,化学实验内容的操作性和逻辑性要求偏高,化学实验和化学知识存在着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关系。总体来说,初中化学知识点蕴含了大量的化学问题、逻辑问题、思想问题等,实验教学内容关乎初中化学整体知识结构体系的内容,是化学学习的关键。所以,探索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率的提升是推动初中化学整体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课题。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近些年来考试压力的递增,加之“中考分流”的开启,尤其是“双减”政策落地执行,使得大部分初中化学教师将教学集中到了课堂。尽管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留给学生自我操作、自我探索、自我发现、合作研究的化学实验操作机会却不多。甚至存在部分初中化学教师利用微课、多媒体、动画演示等直接将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可视化”代替,学生对化学实验存在“看得见摸不到”的情况。长此以往,学生对化学实验呈现出的内容无法做到真正认识和掌握,尤其是没有实际开展实验操作,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率无法得到提升。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率的提升路径

(一)创设实验情境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受限教师压缩课时、备战中考等影响,在授课时往往只大量依托多媒体设备展示实验流程,不再安排学生实际操作或者压缩实验课时,将多个实验安排进一个课时,由此造成学生体验感下降,对化学实验产生乏味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率提升亟需教师通过实验情境创设实现。首先,需要教师转变对化学实验教学的态度,增加实验课时占比;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备课环节,在化学实验中加入各类趣味性的辅助实验,吸引学生兴趣。

(二)开展合作实验

合作实验合作教学可以让初中生在学习化学和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积极探索和探究,让他们更进一步掌握化学知识内涵,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率。这是因为依托合作学习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构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团结协同和相互学习的实验氛围,提升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例如,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需要结合学生情况科学地按照学生能力、性格等要素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通过“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合作实验氛围营造,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发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并依托主题探究为核心,推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引导实验探索

无论什么学科,科学有效的学习思维都是极其重要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切入点。所以,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率提升还需教师要将化学思维构建、实验探索引导、知识理解加深作为重要路径。具体来说,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教师需要将思维养成作为关键,引导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多思、多想、多做、多看、多分析,并通过思考和分析逐步完成化学学习思维的搭建,进而让初中生学会采取多元化的方式解决化学难题,尤其是采取灵活简单的解题技巧解答化学习题。这样,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才能在教师引导之下进行实验操作、接受知识传递。

(四)拓展学生思维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率提升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需要积极转变自身传统实验教学理念,摒弃以往单一、乏味、流程化的实验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实验方式的创新,展现化学知识的多维度,让初中学生将注意力投入在化学实验操作过程,潜移默化完成初中学生化学思维的拓展和延伸,推动核心素养的培育。

例如,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在化学理论、化学知识、化学实验等内容的学习和感知过程主动思考、自主思维,并在教师教学引导之下将难以解决的化学问题和难以操作的数学实验归纳总结,形成有条理、有步骤、有技巧的思考过程。这样,学生便会将这种思维发展意识转化为思维拓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率也就自然得到提升。

三、结束语

化学是学生认识化学现象、掌握化学知识、应用化学理论的课程,更是最贴近初中生生活的重要理科课程。初中化学实验属于初中化学课程教学的重要辅助和核心组成。因此,广大初中化学教师务必及时转变自身教学理念,贴近初中阶段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场景、兴趣爱好等,科学合理打造丰富趣味的化学实验教学情境,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等理念彻底融入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全过程,推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率提升。

--> 2022-06-17 1 1 黔东南日报 c190656.html 1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率的提升路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