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平县第二中学 雷国文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要求,在全社会进行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宣传教育,突出青少年群体,贴近青少年需求,引导他们听党话、跟党走。2021年4月20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通知》中强调:“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引导学生把党、祖国、人民装在心中,强化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笔者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党史教育的教学方法,抛砖引玉,与各位同仁交流学习:
一、充分营造党史学习氛围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因此让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要“有意义”,而且要“有意思”,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愉悦、求知的心境中进行学习,从而达成教学目标,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应有的育人功能,这正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应秉承的核心理念。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想要加强青少年党史教育力度,就必须要营造出想学、爱学、要学的浓厚学习氛围。具体看,一是要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传统内容相结合,特别是与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等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爱国爱党的真实情感,实现政治性与学理性的有机统一。二是要结合最新的政策解读,与时俱进不断巩固党史教育教学成效。特别是要结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的精神。三是要积极寻找党史教育的切入点,特别是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党史故事、英雄事迹等,通过深挖其背后蕴含的思想深意,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了解故事的前提下,进行深入思考。促使学生能够深刻领会和弘扬革命前辈敢于斗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坚守真理、正道、原则、规矩,赓续红色基因、砥砺高尚品格。
二、积极激发党史学习兴趣
道德与法治课强调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课程的实践性。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要求,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需要科学把握中学生身心与认知发展规律,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注重适切性和融入性,把道德与法治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体看,一是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特别是针对现阶段“10后”学生的特点,摒弃传统说教方式,契合新一代青年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追求个性的特点,综合运用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党史情景剧展示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其知晓“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不断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教学的灵活性。二是要善用多媒体平台,通过音频、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兴趣,特别是要结合时事讲述动人故事,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三是要深入探索培养学生党史学习的兴趣。特别是要利用兴趣社团、学习小组等方式,引导学生就党史进行探讨,鼓励学生通过演讲、知识竞赛、黑板报、手抄报、文艺演出等方式,沉浸式开展党史学习。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讲好道德与法治课的“老故事新发现”“新故事新道理”,打造现代道德与法治教育新模式,引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凸显他们的主体地位,把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党史知识培养成兴趣爱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教学成效。
三、努力构筑党史教学体系
在教学中有机融入党史教育内容,是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理应承担的任务。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必须具备全局观,在制定课程目标和课程教学时,要将“三位一体”教学体系贯穿党史教育全过程,切实推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从而实现党史和育人相结合。具体看,一是要具备历史视角。以党史为主题的道德与法治教育素材不能仅仅局限于党史,而要将党史与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贯穿起来,从感性故事到理性思辨,从兴趣引导到模仿探索,从道德与法治理论到现实观照,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党史观,提升学生的认知内驱力。二是立足教材视角。党史学习教育应立足于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从实用性角度活用教材、道德与法治元素,将课本知识活化、立体化地呈现。三是要紧跟时代视角。党史教育不仅仅是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整个社会都是一个强化党史教育的大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将党史教育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深化学生对党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养成学党史、知党情、感党恩、跟党走的良好品德。
四、结束语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在教学育人过程中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这不仅是新时代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改革的明确方向,亦是贯彻落实大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一体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虽然在教材中没有直接提到党史教育,但教学内容却有许多党史案例和人物,蕴含着丰富的党史教育和红色教育资源。这就需要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厘清教材内容,巧妙将党史资源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提升初中生学习党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笔者深知党和国家对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历史重托,我们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推动道德与法治课改革创新,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渗透到道德与法治课的日常教学工作中,为祖国培养爱党爱国爱人民、听党话跟党走、理想信念坚定、能够完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伟大历史使命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