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江县停洞镇归奶小学 杨仁渊
笔者长期在偏远农村学校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村级小学学生与城镇小学的学生相比学习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总体的学习成绩老是比不上城镇学生。要想赶上城镇学生成绩,必须从小学低年级抓起,从基础抓起。下面谈谈笔者在农村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教学中要努力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处理好师生间的关系尤为重要。教师就是学生的表率,时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低年级教师尤其要注意去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觉得你和蔼可亲,都喜欢你,他们才会听你的,无形中他们也会喜欢你所上的课。教师自己要保持一颗童心,多给他们一个微笑,平时多参加他们的一些活动,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在教学中要照顾到“好、中、差”的学生,学习成绩中上等的学生要给予更多提升能力的机会;学习成绩差、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舍得花时间给他们开开“小灶”,多辅导他们,在生活上多照顾他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基本方法,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化的教学语言
数学是抽象、循序渐进的学科。低年级的学生处于具体形象的思维阶段,对抽象的逻辑思维感觉朦胧和困难,低年级学生正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抛开困难的开始。所以,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采用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既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又能让学生理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6-4”这一减法算式中“-”所表示的意思时,老师可以这样举例说明:“桌上有6个苹果,现在你吃掉2个,还剩多少个?”“吃掉,少了2个,就是减去2的意思。”
三、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低年级的学生都有这样的特点: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好动,特别是一双手喜欢到处乱动。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动手,使学生在玩耍中学到知识,发展了学生的动作思维,达到了乐学和会学。例如在一年级数的组成教学中学习“8的组成”时,让学生带8个小珠子,让学生分成两份,可以怎样分?再根据学生各个不同分法,归纳出“8的组成”。 这样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了印象,学到了知识。
四、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不仅是小孩子,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赞扬、奖励,不希望受到别人的批评和不重视。所以,在教学中只要老师能善于对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后进生有了点滴进步时,老师应抓住时机进行表扬。又如,有的学生作业总得“差”,但老师要注意不要总给“差”,这样避免失落感;相反,有的学生作业总得“优”,要适当地不总给“优”,这样避免骄傲感。让学生获得成功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通往成功学习的桥梁。
五、教学中要创设游戏活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笔者经常发现无论哪一个学生,即使是一个不爱学习或被视为“智能低下”的学生,在游戏中都会表现得十分出色,会不顾时间、不怕疲劳,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尽情地参与。因此,围绕数学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学习数学与伴随而来的愉快情绪体验交织在一起。例如,在20以内的口算教学中,笔者将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小组,互相出题,互相解答,答对了即可获赠一朵红花,答错了就得让出一朵红花,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组得的红花多。因为小学生都愿意本组多得红花,所以都积极动脑,全班学生在紧张、欢快的游戏中进行练习。有时,笔者还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一些智力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的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条件因素,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愉快教学的方法,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去喜欢数学,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