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6月18日

醉在牛角酒

□ 王道东

都说黔东南人民热情好客,果然名不虚传。

国内外的游客来到黔东南感悟最深的就是黔东南的酒文化。

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经过雷山郎德,外国媒体采访团一行20多人,在省外事办干部的陪同下,到郎德采风。我作为本地媒体记者,跟团又一次走进美丽的郎德。郎德全是清一色的吊脚木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家家置盖青瓦。郎德自然环境优美,寨子四面群山环绕,村前是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流入美丽的丹江。

在郎德寨脚,身着苗族盛装的妹子们,在寨子门口依次排列,苗家的迎客队伍已经摆好了阵势,看到客人来了,刹那间,芦笙声、芒筒声响彻山谷,拦门酒声势浩大。

几个长裙女子,笑容赛过鲜花,脸蛋美过苹果,小嘴红过樱桃,酒窝甜过蜂蜜。手捧美酒,款款而行,婀娜多姿,真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那弯弯曲曲的牛角,那醉人的歌声,悠扬的芦笙,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郎德拦门酒一共十二道,在路中间放一张方桌,两边站着几个身着盛装的苗族男女青年,提壶端杯。

我们不懂拦门酒有啥寓意,同行的人说,一道恭喜,二道昌盛,三道勤劳,四道善良,五道宽宏,六道富裕,七道明亮,八道美丽,九道长寿,十道英雄,十一道智慧,十二道华贵。摆出这么大的迎接队伍,足见当地群众的重视和热情。

几名外国媒体记者,兴奋得手舞足蹈。听翻译说这是苗家的最高礼节,是少数民族接待贵客才有的礼数。

牛角形状弯弯,牛角里面装的不是酒,里面装的都是文化, 装的是满满的情意。酒很甜很香。

他们走上前去,接过窈窕淑女手中的牛角杯,豪爽地一饮而尽。这几名外国记者,毫不怯场,郎德的十二道拦门酒,他们就这样一路喝过去。他们用双手接过牛角酒杯,喝得痛快。

现场氛围极好,欢声笑语不休,芦笙不罢,一行人走啊走,喝啊喝,美哉!乐哉!

郎德的牛角酒杯,外形美观且雕有花纹,少的盛有两斤左右的米酒,装得多的每只牛角可装三斤。进到寨门,一路狂饮,已经有三名外国媒体朋友脚步趔趄,歪在了路边,无法参加铜鼓舞了。

他们第一次到苗寨,他们不知道喝牛角酒的“门道”。实际上只需弯腰用唇轻触酒杯即可,千万不要用手接,用手接,表示十分能喝,一定要干了那一牛角的酒。

许多客人都说,来到黔东南,醉在黔东南,因为那歌声太优美,人民太热情,在一曲曲歌声中,醉了是因为这一份感动。

是啊,男女老少都出来迎接,芦笙如此悠扬,就算是石头也会感动得一塌糊涂,哪有没有不醉的呢。

远方的朋友,来黔东南吧,来品一品牛角酒。这是好客的地方,弯弯的牛角杯,只有在贵客来的时候才举起来。动情的飞歌只有高兴的时候才唱起来。芦笙只为懂的人吹响,远方的客人啊,接过那一牛角酒,一饮而尽吧。

--> 2022-06-18 1 1 黔东南日报 c190736.html 1 醉在牛角酒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