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江县下江中学 石宏芝
美术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本文以下江中学为例,综合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亮点及不足之处,渗入美术教育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得到真正实践,这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提高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质量,丰富校园文化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为下江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创新思路。
一、美术教育与下江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状况
下江中学创建于1959年,经过多年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形成了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成果。针对校园文化建设现状来分析,本校校园文化如走道、楼梯处、教室美化内容陈旧,未得到及时更新;学生缺乏对美术教育知识的学习,在保护校园文化建设的完整性上缺乏自觉性,加上不够注重校园美观,审美能力弱;学生基础薄弱,所掌握的美术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不够牢固;在校园文化建设与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形式主义和只为完成上级各项任务,而不是基于内涵教育作用进行设计。再一个校园文化建设形式缺乏特色内容,学生疲于追求数量上的参与,容易产生反感情绪,导致学生不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二、美术教育在下江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运用的措施
(一)课外辅导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校特开展了美术兴趣班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在创造美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也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整体的艺术素养。本学期笔者负责美术社团,学员面向全校学生中选拔,共50人。与以往笔者所教的学生有所不同,学生来自不同的班级,学生的美术功底也各有不同。大部分学生的绘画兴趣由于受原先所在课室教学条件的影响而变得有所顾忌,但他们的绘画图形充实饱满,情节细致丰富。在这个基础上强调个性,突出趣味,集兴趣、技能、想象于一体,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激发表现欲望。
(二)开展校园艺术节美术作品展
为本校美术兴趣生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也促进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创作发展和繁荣。据此,下江中学也可以采取这种方式,在一定的时间内针对某一主题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作品征集,并对优秀作品进行展览。学生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同时,也会对自身的不足进行反思。而更有一些学生通过参观别人的作品,可以产生一些新的灵感和思维。在画展中,学生不会局限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他们认识到亲自动手进行的美术创作,是如此的有魅力,因而更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学生进行高水平的美术创作做铺垫,同时提高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对优秀作品装裱上墙,美化校园
今年校园文化艺术节美术类大部分活动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活动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深入学生群体进行非课本内容上的艺术教育。在实际的教育开展过程中,有效地利用优秀作品对学校中的操场、教室、走廊过道及教学楼等多种场所来进行装饰与美化。利用这种方式进行美术教育,既考虑到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又兼顾了美术教育的隐性功能。通过对美术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构建适合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在真实的学习生活里增加艺术表现,使学生对美术有更真实更透彻的理解,教会学生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将美术教育知识学以致用。本校在此活动的基础上,又增设更多的作品展览活动,呼吁学生利用自己的特长参与到校园美化的实践中去,对未涉足美术领域却对美术感兴趣的人群开展基础美术知识传播。通过传授美术教育让本校更多的学生了解基础知识,更好地引导更多的青少年体验艺术魅力,丰富个人业余生活的同时也充实了自己的精神生活。通过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
三、美术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建议
(一)植根特色地域资源,创新校园文化特色
学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敢于继承和创新,如下江的斗牛文化,剪纸、刺绣等特色文化并进行再创作是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的首要前提,鼓励学生结合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对校园景观和建筑进行再创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增加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
学校要有完善的教学设备设施,合理的校园景观布局,有特色的校园建筑或活动场所,以及丰富的校园文化景观。如学校充足的材料,加强各教学楼走廊的布置、黑板报及展板绘画、校园内的手绘墙等都可以展现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四、美术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一)丰富美术教学内容
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同时也能够有效地陶冶学生的情操,这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绘画能力和美术水平。
(二)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能力、思考能力。不仅如此,这还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的美术教学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然后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和实践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