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秀清) 今年以来,州人大常委会机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创新党建工作载体,深入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拧紧政治建设这个“总开关”。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第一议题”抓学习、“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要件”抓落实,采取常委会党组带头学、机关党组紧跟学、机关党委统筹学、各党支部协同学、干部职工会全体学五级联动学习机制,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以及中央、省委、州委决策部署,自觉把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落实到行动上、贯彻到工作中,不断夯实依法履职根基。2022年召开机关党组会13次,理论中心组学习会3次,机关党委会议6次,党支部集中学习20余次。
牵住党建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链条,机关党组在常委会党组的领导下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各党支部切实履行好直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职责。强化“第一责任”和“一岗双责”,党组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机关党建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其他班子成员对所在岗位、分管专(工)委室推进从严治党部署要求负责。通过强化主体责任,形成抓机关党建工作合力,推动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抓住提升组织力这个“关键点”。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建强机关党支部,持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对在职4个党支部优化整合为2个党支部,配强党支部班子,在职党支部书记均由常委会机关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担任,退休党支部书记由群众基础好、经验丰富、乐于奉献的退休干部党员担任,更好发挥党支部书记领头雁作用。创新党建工作载体,紧紧围绕党委和人大中心工作创建特色鲜明、务实管用的党建工作载体,各党支部探索开展了“主题党日+人大业务”活动,机关党委每月组织开展一次主题活动,充分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干事创业激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做好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2021年10月以来,积极主动向州委报请立法计划、工作要点等事项20余项。强化党建与监督工作深度融合,人大常委会的监督重点在哪里,机关党组织就组织党员干部对相关情况进行调研,发现问题、寻找对策、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党委决策部署提供依据和意见建议。强化党建与代表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和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加强人大代表联络站和网上代表联络站建设,畅通代表履职渠道,全州已建成乡镇人大代表联络站206个;深化拓展“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动员全州140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主动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
发挥党建品牌建设这个“引领力”。把党建品牌创建作为推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创建机关党建“七手”品牌,扎实推动机关“七手”党建品牌创建深入开展。用心用情用力打造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品牌,制定《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机关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成立州人大常委会机关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专班,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大风洞行”系列帮扶活动,努力打造人大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样板工程。近年来,为凯里市大风洞镇乡村振兴工作协调资金1000余万元,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