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6月21日

关注诈骗案例 增强防骗能力

○ 徐建辉

诈骗犯罪人人恨,骗老犯罪更是“恶中恶”。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谁家没有父母爷奶?谁又没有老的时候?可是眼见可恶的骗子将目标对准识骗防骗能力相对较为薄弱的老年人,肆无忌惮的设下各种骗局进行“围猎”,导致很多和我们父母长辈一样可亲可爱的老年人上当受骗,将他们辛苦积攒下来的“养老钱”席卷一空,这怎能不令人感到非常痛恨?

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从今年4月份开始,平安中国建设协调小组牵头部署公检法等多部门联合开展了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此次最高检发布这批涉老诈骗典型案例,既是落实专项行动部署、深入推进各项检察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向全社会尤其是老年人警示养老诈骗犯罪手段、普及识别防范养老诈骗知识的重要方式。

这是因为,通过向社会公开通报涉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将具体的案件、作案者及其犯罪手法、过程和所受到的法律处罚公之于众。既是对诈骗分子的一种直接、有力的法治震慑,也是对广大公众尤其是老年群体的一次“以案说法”,堪称最生动的普法宣传和防诈骗警示教育。

对于诈骗分子来说,这些典型案例会让他们深刻意识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再狡猾的狐狸终究斗不过好猎手,再精心设计的骗局终究会有被拆穿的那一天,从而有所忌惮,不敢那么猖狂。而对于老百姓来说,这些“前车之鉴”,显然也有助于增强他们的防骗意识和识骗、反骗能力,让他们更加了解当前骗子们惯用的伎俩和常使的套路,从而在自己遇到类似骗局时能够保持清醒认知而不致轻易落入陷阱。

老年朋友,一定要多关注了解一些诈骗案例,切实提高警惕,做到知骗、识骗、防骗。既别贪“免费鸡蛋”的便宜,也不要轻信诈骗团伙各种“高大上”的伪装,更别幻想“天上掉馅饼”。只有看好自己的钱袋子,才有真正的“最美夕阳红”。

--> 2022-06-21 1 1 黔东南日报 c190874.html 1 关注诈骗案例 增强防骗能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