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江县下江中学 何兴健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勾股定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章节,如果学生对这一知识点能够融会贯通,将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大帮助。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勾股定理相关知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水平得到有效发展。
一、应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集音乐、图像、图形于一体,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这种新颖的技术手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唤醒他们探索的欲望,让学生能够专心致志、积极思考,变被动为主动。
例如,笔者在教学勾股定理这章内容的第一课时,先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介绍勾股定理的相关背景、勾股定理与人类文明、勾股定理在人类数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以及反映我国古代对勾股定理研究成果的“赵爽弦图”,被应用于2002年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图案等相关资料,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热情。还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一棵美丽的勾股树,通过画面展示,调动学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思维,开阔了学生视野。
二、通过多媒体例子切入勾股定理
切入点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关键,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面对一节课的开始,教师如何设计能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教学内容,教师如何设计能让学生更对教学内容感兴趣,成为教师教学时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初中生正处在一个各方面都在成长的阶段,他们自身对待多媒体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利用学生对多媒体的好奇心来引入知识点,学生将会更加自然地进入到学习状态当中。
例如,笔者为学生播放下面一组与勾股定理知识点相关的视频。
第一个视频:依据中国铁路乘坐法规定,乘客不能携带长度超过 2米的物品上车,小刚手持一根 2米 2 的竹竿上火车,乘警却“视而不见”,这是为什么?
第二组视频:小明家今天搬家,当搬到一个橱柜时遇到麻烦了,橱柜非常高,垂直抬进去肯定不可能进去,但是斜着抬能否抬进去呢?小明经过测量后很快得出答案,可以抬,经过实践,顺利将其抬入家中。
两组视频播放完毕后,询问大家:“大家有没有发现视频中和我们同龄的同学非常聪明啊,谁知道他们是运用了什么原理呢?其实不难,只要大家认真听我今天讲的内容,你们就可以像他们一样厉害了。”利用这组视频对学生进行引导,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进而能够使他们集中精力学习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
三、借助多媒体将抽象的勾股定理具象化
勾股定理作为一个抽象的、静止的理论知识,在教学中却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有时它会和很多其他的知识点综合起来,这对学生来说掌握起来是非常困难的。而要想让学生有所突破,将这一原理具象化、形象化成为一个很好的办法。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声音、图像、文字与数学计算公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将教学内容变得更为形象,从而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勾股定理的含义及具体应用,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渐将这一原理的知识结构慢慢积累起来。
例如,在讲授勾股定理的证明这一重点环节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在黑板上给大家演算计算过程,学生在下面用心听讲即可。这种教学方法相对比较枯燥,学生有时听不懂也不敢提问。而当我们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完全可以把这种枯燥的验算过程具象化。教师将课本上证明勾股定理的图片事先准备好,然后用播放 Flash 的方式让学生一步步地理解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勾股定理时,老师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结合互联网和多媒体,将勾股定理通过具象的形式展示出来,给学生创建简单易懂、高效的学习课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帮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勾股定理,使学生学会迁移,利用勾股定理解答其他数学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