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穗县城关第三小学 曾令敏
一 简笔画的概念和内涵
简笔画就是通过线条和色彩来表情达意的一种符号,又称简笔图,是指用最简单的线条,在最短的时间内画出对象主要特征的简略图形。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不集中,所以在面对低年级教学时恰当地采用简笔画配合课文进行直观教学,能帮助学生把生涩难懂的文字转化为有趣的图画,化抽象的地方为形象,从而激发小学生的情趣,是适应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备受小学生欢迎的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优化教学课堂。因此,在小学语文目标教学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 简笔画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 以画导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在课堂中合理地运用简笔画,与课文图文并茂地展示给学生看,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实际、最有效的手段。例如,在学习《落花生》一课时,在导入课题时老师先在黑板上画出“花生”的图画,同学们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老师继续问:“现在黑板上出现的是什么?”对于提前预习了课文的同学则马上回答出来了,没有及时回答出的同学的注意力也一下子集中了。老师趁机问:“同学们平时喜欢吃花生吗?知道花生都可以制成什么吗?它有什么好处呢?”这样的情况下,为学习课文埋下了伏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入了课文的情境中。
(二)运用简笔画突破重点难点
小学课文中的某些知识点和句子,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时光凭借教师口头描述和一般的板书,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这时如果运用简笔画,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小蝌蚪的模样是怎样的?它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和课文中出现小蝌蚪问鲤鱼“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头上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看见一只乌龟叫妈妈,乌龟说:“你们妈妈头上顶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最后小蝌蚪找到了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的青蛙妈妈。在读到这些句子时,学生可能对小蝌蚪和青蛙的形象无法联系起来,这也成为较难理解的内容。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就可以把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用简笔画表现出来,小蝌蚪一开始出生是大脑袋,长着长长的尾巴,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然后长前腿,长长的尾巴变短,最后离开水变成青蛙,尾巴不见了。一幅青蛙成长图的完成,学生也轻轻松松地理解了课文中较难理解的内容。
(三)运用简笔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在寓言故事《坐井观天》学习时,文中有一句“从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师问:“那么井沿在哪里呢?”老师在板书中先画上一口井,然后再把小鸟画在井沿上,让学生看图就立刻理解了井沿就是井边,通过图直接观察理解“井沿”,形象又直观。本课文重点是通过理解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青蛙则认为天只有井口大。在板书上将“井”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来,再采用对比的形式将小鸟和青蛙的观点板书在“井”的相应位置,从而启发学生理解寓意:所处的位置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会不同,看问题的态度也会不同。“坐井观天”一词置于井的底部,与图画有机地结合起来,既点明了课题,又告知学生青蛙认为天井口大的原因,真是一举两得。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运用简笔画,以画导题,激发情趣,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突破教学中遇到的重点、难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做到最大程度上的掌握,从而达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