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6月21日

浅谈如何引导农村小学生开展科学课外延伸实验

○ 麻江县宣威中心学校 杨秋妹

课外延伸实验是科学课程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实验教学的重要部分,通过进行课外延伸实验,可以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增强实验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内的实验探究,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课外延伸实验活动。以下是本人就如何引导农村小学生开展科学课外延伸实验的一些建议,希望给更多的科学老师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科学课外延伸实验是指经教师事先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独立完成的实验探究活动,它属于小学科学教育的补充和延伸。但是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课外延伸实验的开展却始终未能引起学校、教师、家长、孩子们的足够重视,成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一大短板。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延伸实验,成为当前小学科学教育亟待探究的课题。

一、有效布置,合理安排时间

教师可以根据课本知识安排一些科学的延伸实验任务,并事先在课堂上进行实验内容和操作上的探讨,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予以一一解决,鼓励每个学生自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1.根据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选题。低年级阶段的设计简单的课外延伸活动,如学习了《找空气》后可以布置延伸实验:回家找一找哪里有空气?学习了《轮子的故事》后布置延伸实验:设计简易小车;中年级阶段的可以稍微难一点,如在学习了《空气的性质》后可以布置延伸实验:完成一个压缩空气的玩具;高年级阶段的可以设计较为难点的实验活动,也可以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延伸任务,如在学习了《水滴里的生物》后,可以布置延伸实验:用消毒牙签在牙缝里或在菜板上刮一刮,再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上划一下,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看看能不能找到微生物。

2.根据任务的难易设定不同的时间范围。如果实验的连续性强,需设定为长期的探究活动,并且一定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周末时间。

二、科学引导,创新性完成

1.教师在布置延伸实验任务、规定完成时间之后,还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的探讨,对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存在的疑虑给予必要的指导,并提出相应的要求,要强调实验过程中的安全,强调在动手操作中一定要及时观察、记录、总结。

2.很多延伸实验在教师讲解了后,学生会照葫芦画瓢进行,教师有必要鼓励学生去创新,不仅从实验材料上,如轮子的选材就可以有很多种,圆圆的木头就可以作为一个轮子,没有的材料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农村小学生用其他相似的材料代替。还可以从实验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自我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设计方案,安全规范完成

在讨论交流后,为了确保实验的有效性,每个学生需有一个设计方案,教师要认真批阅和修改,对设计突出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不太科学的方案给予肯定,并及时指导学生修改,最后选取有代表性的实验方案进行全班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再次发动科学思维,形成最科学的实验设计方案。

课后,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动手实验探究,先准备好实验材料,实验过程中随时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最后通过记录的整理和分析,得出成品设计或实验结论或小论文。

四、及时反馈交流,做好经验总结

课外延伸实验是学生在课外完成的实验,因此,教师要及时地查验和评价实验的结果等各个方面。这不仅是学生所想和所愿,也是教师对学生实验成果的尊重,更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素质。

在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介绍和展示,并给予及时肯定,还要询问其他同学的意见,大家再次讨论交流,把好的经验总结下来,形成一定的纸质材料,从而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增强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为学生今后开展课外延伸实验起到一定的帮助和借鉴作用。

例如,在学生完成了笔者布置的设计简易小车这个课外延伸任务后,及时进行了简易小车展示会。在讲台上,学生自信地拿着自制的小车向同伴介绍并展示,课堂气氛浓烈,并通过讨论交流,得出了更为科学的设计:一个瓶盖可以设计成一个轮子,但是跑步快,可以用两个瓶盖凹面合在一起更好,小车跑得快而稳固。

总之,科学课外延伸实验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引导好学生开展,特别是农村小学生,延伸实验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并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更进一步地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 2022-06-21 1 1 黔东南日报 c190924.html 1 浅谈如何引导农村小学生开展科学课外延伸实验 /enpproperty-->